石新国,男,1975年8月生,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邮政分公司老城支局揽投员。
1999年,他放弃南下深圳的机会,接过老城镇156.4公里的库区邮路接力棒,用26年坚守诠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誓言。26年来,他骑坏3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穿坏200多双鞋,投递100多万件邮件,保持零误投、零丢失、零投诉,累计行程近45万公里。石新国曾获“河南好人”等荣誉。
一次决定 26年山水邮路
1999年,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高材生,石新国正准备到深圳干一番事业时,镇邮政支局局长亲自登门拜访,语重心长地说:“新国呀!咱们镇的老投递员退休了,你学历高、素质高、能力强,留下来干投递员,服务乡亲们吧!”面对老局长渴求的目光,他犹豫再三后决定留下来。
老城镇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既是库区又是山区,邮路艰难,既要翻山越岭,又要乘船渡河,还要徒步爬坡。在石新国上岗前,多名邮递员因路线长、村落分散而辞职。石新国却觉得自己既然干了这一行,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下去。从此,他骑上自行车、挎上邮包,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全镇21个行政村。
使命必达 丈量初心邮路
石新国负责的邮路集库区、山区、边缘区、移民区于一体,跑一趟下来,既要翻山越岭蹚过碎石遍布的山道,又要乘坐渡船穿越丹江口水库,遇到陡峭路段还得卸下邮包徒步攀爬,其中的后山村更是“孤岛”,往返需骑车、乘船、徒步三种交通方式交替进行,单程就要3小时。有一年夏天,暴雨倾盆,山路被冲成泥沼,他紧紧把邮包护在胸前,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行,鞋陷泥里拔不出,就光着脚踩着碎石走,脚心被划出血也浑然不觉。抵达村里时,他满身泥浆像从水里捞出来,可打开邮包,里面的党报党刊、汇款单依然平整干燥。村民们红着眼眶要他进屋烤火换衣,他却笑着摆摆手:“这点雨不算啥,还有几户的信件等着送呢。”
电商兴起后,石新国的邮包成了库区土特产出山的“快车”。泉沟村凌双财的蜂蜜订单加急,他冒暴雨推车赶路,浑身泥泞却护得邮包干爽;叶沟村残疾养蜂人寇军红从2箱蜂发展到80箱,全靠他准时送达的种蜂和杂志。对山里孩子的书本与录取通知书,他更是分秒必争。“山里的娃盼书盼得紧,早一天送到,他们就早一天安心。”石新国说这话时,眼里有光。
点滴善举 架起民心桥梁
在邮寄工作之外,石新国总是尽力为山区群众提供一些增值超值服务。他说:“经常和群众打交道,群众让咱帮忙交个电费话费、买个东西、办个事,那是因为群众信任咱,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在80%是留守老人的库区,石新国扛着邮包当起了“亲情纽带”:帮王秀枝老人捎药买粮,用微信帮独居老人视频连线子女,代缴电费、捎带村民赶集成了日常。76岁的王秀枝突发腹痛,他连夜划船渡江背老人就医……
面对他人的赞誉,石新国总说:“这些只代表过去,只要咱还能跑得动,就继续跑下去。”如今,这位50岁的“鸿雁”仍在库区山水间穿梭,用车轮与脚步续写着守护对库区群众美好生活的承诺。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