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清香,男,湘西州保靖县清水坪镇九年制学校退休教师。40多年扎根于教学一线,用勤奋踏实、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播种下一片参天杏林。退休后仍不忘书香校园,每日早出晚归,21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岗位,为清水坪镇教育事业贡献“银发力量”。
无私奉献 铸就师魂续初心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执教四十多年来,尚清香老师不忘初心,在工作岗位上诠释着教育者的责任担当和为国育才的爱岗情怀。六十多年来,不管退休与否,每天坚持早上6点前到校,晚上最后一个离校,只因放心不下学校的留守学生,为了让学校的留守生感受到亲人般的陪伴与温暖,尚老每天陪他们一起吃饭、打球、劳动、辅导作业、聊天谈心,随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困难,进行心理辅导,他以留守、困境青少年为重点,从不多的退休工资里慷慨拿出3000元设立奖学金。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尚老从教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促进学校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退休后的尚老主动提出结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师德、帮教学、带理念的传帮带工作。实践中精心指导、悉心示范,把自己的从教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帮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年轻老师亲切地叫他师傅。
因材施教,个性指导曜光芒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一个班总有几个爱挑事儿厌学的男生,他们大多个子健壮、行为粗狂、大大咧咧,常常触碰班主任脑袋里最敏感的神经,也是最要花精力去教化的一群孩子,时常令年轻女班主任们感到头疼。
面对厌学情况,尚老认为青春期不止是一个需要熬过去的阶段,而是一个应该好好培养和挖掘的人生阶段,因此时常告诫年轻教师们:“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不应为应试而埋头教书,另一方面在研究如何教学生的同时,不妨多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从兴趣入手,倡导乐学。”
在这样的理念下,尚老带领年轻教师发崛孩子们身上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喜好,并帮助他们把爱好发展为特长,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自我价值。从七年级开始至今,尚老师每天早上七点到七点五十、下午六点到六点半,都会组织这群调皮而又爱好篮球的学生参与训练,跑圈、拍球、投球、拦人等等,看起来相当专业。正是尚老师的精心组织,也让班主任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在球场上发光的他们。因为在尚老的心里有不一样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勤于家访,脚步搭建爱心桥
尚清香老师年满八旬,本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之福。为促进家校共育,尚老翻山越岭徒步走访全镇所有留守生,尽管因痛风关节变形,手脚不便,仍每学期打卡走访里程达5000多公里,最多的一天走访十几户学生家庭。每到一个家庭一坐就是半小时以上,与家长拉家常,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并告知其在校表现;与学生座谈,聊聊学生最近的变化,听听学生心里的困惑,讲讲他们努力的方向……尚老不拘束的交谈,常常能让人放下戒备心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深受学生爱戴。一段时间后,被家访的学生或是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或是绽开笑脸主动交际、或是端正态度主动改掉坏习惯......
他常对家长说:“当教师对你们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熟视无睹时,这是对你们孩子成长的漠视,是对你们的孩子的完全放弃,你们孩子的一切都与教师无关,你们愿意教师这样对待你的孩子吗?家长理解老师的管教,老师就能协助你们更好地培育孩子。”有效促成了家校共育,保证了尚老所带年级无一例家校冲突。
这些年,尚老把关爱留守做得广受师生、家长和社会赞扬,他的足迹踏遍了清水坪镇山山水水,留在校园每一个角落,踏进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心坎。全镇人民感动于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生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敬佩于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辈子执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目光,如今81岁的尚清香老师还将一如既往地不断前行,用质朴的情怀,在平凡中彰显生命的价值,书写教育的动人篇章。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