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文泉,男,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15年来,他用慈父般的温情呵护学生成长,用师者的智慧激励学生奋斗,用志愿精神引领学生奉献,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曲爸爸”。他不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是他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曲班长”: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在曲文泉的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是年迈父母的儿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女儿的父亲,更是200多名在校学生和上千名毕业生的‘曲爸爸’。作为辅导员,我希望帮助每个人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大学时光。”
曲文泉虽然是个“60后”,却有着一颗“90后”的心。他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他调侃自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辅导员的工作琐碎而繁重,但他却乐在其中,将这份工作视为一门艺术。
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他独创了“糖葫芦工程”——每当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或考研成功,他就会奖励一串冰糖葫芦。冰糖葫芦虽不贵重,但在学生们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吃到的同学兴高采烈,没吃到的则暗下决心:“明年一定要吃到‘老曲牌’糖葫芦!”如今,曲文泉每次都要买上一两百根冰糖葫芦,而他的班级在各种考试中的通过率也始终名列前茅。
长年累月与学生摸爬滚打,曲文泉总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困惑。学生们戏称他是班级里“毕不了业的曲班长”,而他则笑着说:“只要你们需要,我永远都在。”
“曲爸爸”:学生心中的暖心人
“有什么困难吗?随时跟我说!”这是曲文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学生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有一次,一名新生因食物不适深夜就医,曲文泉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医院,陪护到凌晨。学生好转后,他把自己身上的几百元钱塞给了学生,叮嘱道:“离家在外,照顾好自己,有事就找我。”
15年的辅导员生涯中,曲文泉遇到过许多寒门学子。他说:“生活让这些孩子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作为老师,我愿意减轻他们的负担,给他们攀登人生高峰的动力。”2012年,他带的一名特困女生连续两天在他家附近考试。征得妻子同意后,他将这名学生接到家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她。如今,这名女生已成为一名教师,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她总是感慨:“曲老师和师母的温暖,让我终生难忘。”
“曲明义”:志愿精神的传播者
曲文泉常说:“心中有光,脚下自然有路。”2010年,他结识了“当代雷锋”郭明义,从此成为郭明义在辽宁科技大学的代言人,甚至被学生们称为“曲明义”。
原本晕针的曲文泉,如今不仅定期献血,还成为学校首批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的志愿者。他生活节俭,却将积攒的18万余元捐给了困难学生和群众,并长期资助5名特困学生。2010年,他带领学生成立了辽宁科技大学“暖风”郭明义爱心团队。他说:“取名‘暖风’,是希望这支团队如暖风般吹遍校园、吹向全国,温暖每个人的心。”
十多年来,“暖风”团队走进社区、乡村、车站,开展“大手拉小手、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600余次,累计参与4万余人次。2020年,在团队成立十周年大会上,曲文泉与郭明义共同发起并出资创立“暖风”爱心基金,他将个人获得的15000元奖金全部注入基金。截至目前,基金已筹得并发放善款24万元,帮助200名学生渡过难关。
有人曾问曲文泉:“为什么放弃图书馆的清闲工作,选择辅导员这个24小时‘待机’的岗位?”他笑着回答:“因为这里有我牵挂的学生,有教书育人的初心,更有我一生无悔的使命。”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