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玉,男,1970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西北口水库乡村摆渡人。1990年李作玉回村担任乡村医生,2008年他主动请缨担任西北口水域义渡船驾驶员。多年来,他驾驶“幸福999”号行经在10平方公里的西北口水库,累计行程22万公里、摆渡30万人次,安全摆渡“零事故”。他以船为家,用专业开启了“幸福999”流动诊所、快递驿站等“一站式”功能,帮助村民运带物资。李作玉曾获“湖北好人”等荣誉。
以船为家 他是风雨无阻的“摆渡人”
西北口村,这个隐匿于山水之间的村落,有着独特的地理风貌。村域面积广袤,达66.4平方公里,境内水库与高山相依。10.02平方公里的水库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这片土地上,100多户村民零散地分布在水库周边的山间。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渡船成为了村民出行的唯一依靠,每日在水面上往来穿梭,承载着村民们的生活与希望。
李作玉,既是这艘渡船的摆渡人,也是一名村医。他的故事始于2008年。谈及当初选择开船的缘由,他的眼中满是感慨。“一开始,是因为喜欢开船,那种在水面上驰骋的感觉,让我着迷。”他说,“可是更重要的是,在义渡船开通前,乡亲们只能靠划小木船渡河,安全毫无保障。曾经就有乡亲因为木船失事落水,没能救回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李作玉的眼中泛起泪花。正是这份对乡亲们的责任感,让他毅然报名参加驾驶员招募,经过半个月封闭式培训,考取驾驶员证后,正式踏上了摆渡之路。
从那以后,李作玉便以船为家,成为了西北口水库上的乡村摆渡人。他驾驶着渡船,在这片水域上来回奔波,为350户1000多名村民搭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他的渡船从未停歇,成为了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情系乡亲 他是十七年坚守的“守护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西北口村,李作玉便已起床。简单洗漱后,他八点准时来到船上,等待着过渡的村民。十七年来,李作玉默默坚守在摆渡岗位上,无怨无悔。摆渡高峰期时,他一天要摆渡100多人,一年下来,摆渡人次高达2万。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始终保持着安全摆渡“零事故”的记录,这背后是他无数次的小心谨慎和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每当村民上下船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帮助村民穿好救生衣,搀扶老年人上下船。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北口水库周边百姓纷纷移民,如今在村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李作玉也有过离开的念头,他年轻时学过医术,村民们多次劝他出去坐诊,因为外面的工资比摆渡高很多。然而,他始终放不下这里的百姓。“虽说在外坐诊收入高,但是现在水库周边还有100多户600多人,他们的出行离不开渡船,他们的安全也是我放心不下的。”李作玉说。
有求必应 他是百姓身边的“暖心人”
现在李作玉不仅是一名义渡人,也是当地的村医。在“幸福999”义渡船的驾驶舱内,李作玉备着常用药品,也准备了打针输液的用具。村民们外出买药回来,需要打针输液,李作玉会在上岸后到村民家中免费提供医疗服务。此前,村委会邀请他到村卫生室坐诊,他婉拒了。他认为,在船上也能为大家看病。从医30多年,他始终把治病救人牢记于心,为3万人次解除疾患病痛。李作玉的儿子受其影响,选择了学医,回到家乡成为雾渡河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
村干部信任他,百姓依靠他,他的渡船也成了“快递驿站”。遇到农忙时,一个电话,李作玉就帮村民把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免费送到村民手中。遇到出行不便的村民生病,他看病开药后,又帮忙买药,第二天再将药带给村民……没有见他红过一次脸,也没有拒绝过一个人,每年李作玉帮带物资快递近4000件。随叫随到,是李作玉多年来对乡亲们的承诺。
“这条航线,我现在虽然闭着眼都能开,但是我仍然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保证每一位乘客的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这是李作玉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不仅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作玉用行动诠释着坚守与担当,是乡亲们心中温暖而可靠的存在。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