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女,汉族,1974年4月生,群众,山东省济南市济微中学教师。多年来,她始终秉持爱与责任筑小“家”,文明家风传大“家”,和爱人沈瑶琴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润德修身,以公益先行彰显社会担当,以敬业奉献厚植家国情怀,在弘扬雷锋精神、爱心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李蕾家庭2018年入选泉城“最美家风家训”幸福家庭,2019年被评为济南市“最美书香家庭”,2020年被评为第二届山东省文明家庭、第二届济南市文明家庭,2021年被评为济南市“出彩人家”,2022年被评为槐荫区学习型家庭。李蕾先后被评为槐荫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连续几届获得全区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
李蕾的爱人沈瑶琴是原济南军区一名军官,夫妇二人都有一颗公益之心,关爱他人、关爱社会,长期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困难群众,对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力所能及奉献爱心,帮助其排忧解难。李蕾夫妇先后带着儿女参加30余次扶残助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捐助20多名困难学生和残疾儿童,累计捐款5万余元,李蕾更是被誉为“爱心妈妈”。
夫妻二人坚持带领孩子做公益,培养孩子的爱心情怀和奉献精神。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先后捐款3000多元,并为灾区捐赠了一顶帐篷。每年春节后,李蕾就把孩子的压岁钱汇总起来,全家商量一个爱心计划,先是通过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捐助了5名家庭困难的同学,后来又带着孩子报名参加团省委组织的“爱心直通车”项目,与济阳章丘等区县5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这些开支都是从孩子的压岁钱和零花钱里支出的。
2009年,李蕾和沈瑶琴从新闻媒体和慈善机构获悉,一位来自沂蒙老区的重度残疾女孩颜香香,她在9个月大时父亲意外去世,母亲在她1岁时改嫁,她从小跟着奶奶大伯长大,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只能慢慢蹲着或者用双手挪着走。来到济南求学后,生活困难,急需救助。李蕾夫妇决心在母亲、婆婆相继去世、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帮助她完成学业,全家人先后多次前去看望颜香香,为她购买各种衣物和学习生活用品,累计资助5000余元,帮她解决了求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使她学得一技之长,并鼓励她坚定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心。颜香香手捧李蕾给她买来的内衣内裤、卫生巾等女性用品,眼含泪花说:“李阿姨就像妈妈一样贴心。”后来这个坚强的女孩来到北京发展,认识了一位没有双腿和左手的重度残疾青年王禹,相似的不幸拉近了两颗心灵,迸发出绚丽的爱之光芒,两个重度残疾人毅然组成一个美满家庭,克服了生活中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有了自己的健康可爱的儿子,一家人靠制作面人面塑工艺品在北京维持生活。中央电视台强档推出的情感类综艺访谈栏目“向幸福出发”节目组了解到颜香香夫妇身残志坚、勇于挑战命运的感人事迹后,以《残疾夫妻笑对生活,并肩奋斗虽苦犹甜》为题对他们进行了访谈,访谈中颜香香多次表达对李蕾夫妇持续关怀帮助的感激。2018年8月初,颜香香一家三口,乘坐王禹驾驶的三轮车,专程从北京来到济南,当面向李蕾、沈瑶琴表达感激之情。2021年11月27日《济南日报》、济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了李蕾、沈瑶琴夫妇的文明家庭事迹,并连线采访了远在北京的颜香香。
2017年冬,李蕾、沈瑶琴得知济南幼儿师范学校17岁的女孩高一弘身患绝症骨肉瘤,家庭负债累累,难以为继,便与高一弘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为其捐款3000余元,并多方奔走呼吁,共为高一弘募集捐款4万元,缓解了这个家庭的负担。高一弘本人身残志坚、勇斗病魔,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师范学院,并被吸收加入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被团市委表彰为“新时代最美青年”,被团省委表彰为“齐鲁向上向善好青年”,并被推荐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
李蕾家中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园丁励志栽桃李,伯乐诚心育英才。教书育人恩难忘,大爱无疆教有方”。这是李蕾的学生送来的。从教24年,她治学严谨,连续多年带毕业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奉献三尺讲台,用满腔爱心倾注在所教班级的学生身上,执教班级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区名列前茅。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