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优秀集体 > 乐山市港航中心

乐山市港航中心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在四川乐山,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71米高的乐山大佛矗立江畔。俗话说,佛以慈悲为怀,众生惺惺相惜。守护三江水域平安畅通的乐山市港航中心始终坚守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核心理念,积极开展水上应急救援工作,一次又一次为遇险受灾群众点亮生命之光。

  “桥断了!”2020年8月18日上午,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洪水混流,如猛兽般冲断了通往大渡河市中区凤洲岛的唯一桥梁,凤洲岛随即成为一座“孤岛”。岛上水深涨到了2米多,大佛坝村1000多名群众被困家中,部分群众甚至被迫逃到平房顶上。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鏖战的生命大营救全力展开。

  当日晚,乐山市港航中心船长毛毅驾驶“乐救01”紧张地往凤洲岛运输救援物资,由于夜间能见度差,湍急的水流裹挟着大量漂浮物、杂草,海巡艇刚起步便被杂物缠绕住螺旋桨,开始顺水急速向下游漂去,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毛毅临危不惧,结合多年驾船经验,立即采取停车、倒车、再进车等有效措施,约10秒钟后,终于成功甩掉缠绕螺旋桨的杂物,海巡艇动力即刻恢复正常,200余包食品及时送达凤洲岛被困群众手中。

  生死关头,考验的是群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抉择。在抗洪抢险战斗中,所有乐山航务人却用一次次逆行的身影作了宣誓般的回答:“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经过不眠不休地战斗,截至8月20日中午12时,乐山全市出动航务海事工作人员1150人次,出动船艇517艘次,参与紧急转移群众2200余人,紧急运送参加搜救队伍、物资及相关工作人员2600余人次,紧急转送搜救人员17人,并取得了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零伤亡”的结果。

  大佛脚下,三江汇流,清波荡漾既孕育了独特的水上风光,暗流涌动也潜藏着未知的风险。在乐山大佛景区,就有这样一位忠诚的港航海事人,始终维护着大佛片区的水域安全,他就是乐山市大佛景区航务管理(地方海事)处“水上救援队”船舶驾机员黄鉴。

  在大佛景区海事基地办公室,一张长条木椅和一个旧沙发拼在一起就是黄鉴的床。一年365天,他有300天都是“窝”在这里睡觉的。黄鉴的家,其实从海事基地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可他宁愿睡在趸船上。“晚上12点以后接到水上救援任务是常事,一旦有险情,争分夺秒就要走的,只有住在船上才能最快赶到现场。”黄鉴总是这样说,所以除了吃午饭和晚饭,他几乎都不回家。

  多少次,正在吃饭的黄鉴接到电话后扔了饭碗就跑;多少次,被救者春节时还会找上门来感谢。由于古道热肠,在乐山大佛景区,“有事找五舅”基本成了一句人尽皆知的口号,而这句口号的主人公“五舅”就是黄鉴。

  “五舅”的故事只是乐山市港航中心救援力量中的冰山一角。这样的故事还经常发生在乐山市本级和11个区县的救援队里。

  乐山市港航中心管辖的水域广阔,主要包括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大水系和34座水库,需管理1124公里航道里程,各类运输船舶341艘,监管任务重、压力大,建设好水上应急救援体系是重中之重。

  乐山市港航中心党总支下设了救援党支部,有专业救援队员15人,但凡有险情发生,则按照防汛救灾应急预案,所有人员和物资都向一线倾斜,乐山市港航中心工作人员也立即转为应急救援人员。乐山市港航海事中心已配备高速冲锋舟、橡皮艇、救生圈、抛投器、消防斧、LED投光灯、潜水服等多类型救援物资,积极按照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要求打造专业的海事救援队伍。

  从2018年初至今,救援党支部共参与抢险救援任务70余次,出警人次335人次,成功救起被困群众20人,打捞落水人员5人,救援打捞航标船舶17次,航道查航施工测量52次,培训市公安、消防水上应急队员70人次。

  在中国,在乐山,在大佛脚下,水滔滔、浪滔滔,那是岷江上最牵动人心的地方。乐山市港航人始终屹立于那风口浪尖上,用一次次行动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点亮一道道生命之光。

猜您感兴趣

优秀集体

四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