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有益,男,1972年生,现任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任医师。从业26年来,他坚守初心,脚踏实地,练就了一把服务患者的“金钢钻”,注重人文关怀,不断践行好医生的追求目标。2015年获广西先进工作者,201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获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称号。
有一种担当,叫挺身而出
新冠疫情期间,劳有益分管疫苗接种组织管理工作,他主动出击,大胆把队伍拉出去,组织院外大规模接种12次,1个月就完成6万余人次第一剂新冠疫苗的接种任务,为后续的疫苗接种打下以坚实基础。2020年至2022年,在他的带领下,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累计完成约13万人次疫苗接种,为有效阻断新冠疫情传播、构筑免疫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得到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表扬。
2022年7月、9月,北海、东兴疫情暴发,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启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托管的自治区钦州方舱医院。在甄选入舱人员时,劳有益主动站出来,两次临危受命担任方舱医院执行院长。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在他的带领下,600多名医务人员战高温、斗病毒,圆满完成接收救治北海市、东兴市共879例新冠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自治区党委和钦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当面对危及群众生命的突发事件,劳有益总是义不容辞,挺身而出。2019年7月,劳有益在动车上遇到突发病症求助的旅客时,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及时对该旅客实施了救治。“那时根本想不了那么多,一听到列车长的广播,那份医生的职业自觉就被唤醒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劳有益平淡地说。
有一种追求,叫钻研不止
从医20多年来,劳有益一直致力于消化内科领域的研究,练就了一把服务患者的“金钢钻”。他擅长消化内镜下的各种诊疗技术,率先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开展了超声内镜检查与治疗、二氧化碳灌注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结肠透析机治疗、13C呼气试验等新技术新项目。
为减少小儿就医的痛苦,劳有益带领团队,刻苦钻研,积极推广“骶管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术”,既减少了小儿家庭的医疗成本,也降低了麻醉药使用量高可能引起并发症的风险。
在日常诊疗中,劳有益发现食管癌一经发现大都已处于中晚期,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为此,他结合北部湾病患人群的发病机理,引入了“内镜窄带成像术”对“巴雷特食管症”进行早期干预,减少了癌变机率和复查的时间和次数,最大程度上避免群众因病致贫。
劳有益积极开展科研攻关,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至今已发表专业论文26篇,包括SCI、核心期刊7篇,数篇获钦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多个研究课题获奖。
有一种共情,叫仁术仁心
有一次,劳有益发现刚找他看病的农村大伯在楼道中愁眉紧锁,当他了解到大伯在做完检查后没钱取药后,劳有益二话不说自掏腰包,不仅帮着买药,还帮着付了老伯回家的车票钱,大伯老泪纵横!在他的从医生涯中,类似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2022年7月24日凌晨3时,劳有益所在的方舱医院迎来第一批从北海转运而至的150名新冠病毒感染者,仅用1小时便完成了收治工作。“不能让北海老乡等太久……”劳有益说,为给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照护,尽量营造家一样的氛围。在进驻方舱前,劳有益特地安排为每张床位配置整套床上用品和1台风扇;同时舱内还设置“爱心便民驿站”,为患者提供纸巾、牙膏、牙刷、洗衣液以及八宝粥、饼干等生活物品。儿童是方舱医院内的特殊群体,细心的劳有益又请工作人员特别为70名儿童赠送绘本故事书、玩具、画板、奶粉、牛奶等,让他们消除恐惧,在舱内度过温馨的住院时光。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