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兴爱,女,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副主任护师。27年护理芳华,她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提升护理质量,以卓越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获得医患的广泛赞誉。从齐鲁到清涧,她将高质量护理发展理念带到陕北援建落地,实现多维度突破。她先后获得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创新比赛二等奖、山东省护理学会护理创新比赛二等奖、“支援专家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心向前 成长路上无止境
从一名呼吸科的普通护士,成长为科护士长,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焦兴爱深刻感受到护士工作的“急、难、险、重”,也体会到其中的责任、使命和为病患解除痛苦的快乐。
每次临近下班,若科里还有未完成的工作或是患者病情变化大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来加班。每当电话铃声刺破深夜的宁静,将她从睡梦中叫醒,她总会以最快速度赶回科室,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到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她一直冲锋在前,兢兢业业,积极配合医疗团队抢救危重患者。这一系列的牺牲和奉献,都体现了她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
作为护士长,她带领护理团队成立呼吸慢病管理门诊,在山东省内率先开展呼吸慢病远程管理,建立了患者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她创新性建立呼吸物联网,提升了护理信息化水平;她严抓护理培训工作,每年为100余名专科护士及进修护士进行带教培训;她基于多年护理实践,发表SCI论文7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参与省内课题1项,开发实用新型3项。她常说:“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
双向奔赴 爱意藏在日常里
如果说医生是患者的“救命人”,那么与患者朝夕相处的护士则是助力他们康复的“守护者”。在呼吸科,焦兴爱经常与患有肺癌等肿瘤的患者打交道,她每天都会第一个走进病房,拉家常式地询问患者病情,对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花式夸赞”,就为了让患者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从而更有利于病情稳定。对于无人照顾的老人,她总会在饭点为老人安排好就餐;对于独自在医院度过春节的患者,她会在他们床头放好年货,让他们在医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公交车偶遇”。她曾经救治的一位肺癌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后恢复良好,久未谋面的两人在公交车上偶遇,患者认出焦护士长后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像是阔别已久的老友。“藏在点滴里的细节最让人感动,只要患者身体健康一切安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她由衷感慨。
薪火相传 将援建进行到底
自2016年开始,齐鲁医院选派多位优秀专家组成医疗队,对口支援陕西省清涧县人民医院,焦兴爱便是其中的一员。2023年3月到达清涧,她脚踏实地、倾心相授,认真践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凭借出色的能力与真挚的情感服务于当地医院和百姓。
陕北地区因为多山地的特殊原因,当地居民经常食用土豆、地瓜等食物,过多碳水的摄入导致了该地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她带头成立了糖尿病管理小组,带领护士团队打造智慧病房。她组织护士自发制作了糖尿病护理宣教手册、科普视频,引进了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针对清涧县老年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她筹建了“优护到家项目”,老人或者家属可以通过小程序直接预约护士到家提供伤口造口护理、PICC维护、鼻饲、无菌导尿等专业照护,受到了当地患者的一致好评。
在她的带动下,清涧县人民医院的护士们也主动成长,积极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获得荣誉——第一次参加榆林市院感比赛获奖;第一次参加陕西省医院管理比赛获奖;第一次参加中国医院管理奖获奖,成为西北赛区唯一获奖的县级医院等。面对这些改变,她总说:“我个人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只要能帮到他们,起到哪怕些许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就觉得一切都很值了。”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27年来,焦兴爱用微笑和鼓励化解患者的情绪,用温柔和爱心抚慰患者的病痛,用过硬的护理技术帮助患者康复出院,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的铮铮誓言。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