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加尔肯别克·纳斯依奥拉

加尔肯别克·纳斯依奥拉

昌吉市阿什里乡政府干部

  加尔肯别克·纳斯依奥拉,男,哈萨克族,1977年3月生,中共党员,新疆昌吉市阿什里乡政府干部,群众文化专业研究馆员。

  三十余年来,他扎根天山北麓牧区,以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使命,组建特色文艺宣讲队,创新 “文艺 宣讲” 模式,将党的政策融入冬不拉弹唱等民族艺术形式。带领团队创作80余部主题作品,翻译传唱20余首经典歌曲,开展宣讲2000余场次,受众超50万人次,足迹遍布全国 10 余省市。其发起的“阿肯抒胸意‘理’赞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初心如磐 做理论宣讲的“轻骑兵”

  早在大学时期,热爱音乐的加尔肯别克·纳斯依奥拉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的角落摸索音律和词曲,试着自己创作歌曲。他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母亲》在学校的文艺晚会上进行演出,获得了师生们的喜爱,这让他有了坚持的动力。

  2001年担任乡文化站站长后,加尔肯别克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发展。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实施,牧民们从昔日低矮阴暗的土坯房搬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内心也十分激动,暗暗下决心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于是,他更加刻苦练习弹奏技术和演唱技巧,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组建了“达尔汗文艺队”。他们创作的《好邻居》《母亲》等歌曲出版发行后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传唱,他还参加了区州市大型活动,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在文艺演出中,加尔肯别克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好政策更好地传达给牧民群众,加尔肯别克认真学习,深入了解政策,用“理论 文艺”的形式进行双语宣传,让更多的牧民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他还创作了《谱写脱贫新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文艺作品。这些自编自弹自唱的节目,既丰富了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广大牧民群众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姿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创新赋能 打造特色宣讲“金字招牌”

  2003年,加尔肯别克组建以“阿肯弹唱”为特色的达尔汗文艺宣讲队,队员涵盖干部、教师、牧民等群体。团队创新“三语宣讲”模式(普通话、方言、哈萨克语),将《爱拼才会赢》《咱们屯里人》等经典歌曲翻译成哈萨克语传唱,其中《爱拼才会赢》MV获福建援疆指挥部支持,成为两地交流的文化纽带。宣讲队坚持“节日必到、牧民聚居点必访”,年均演出200余场次,创作《谱写脱贫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作品50余部。2023年,其发起的“阿肯抒胸意‘理’赞新时代”项目获全国志愿服务最佳项目,团队获评昌吉市“互嵌式示范群众文艺队”。如今,阿什里乡已发展12支业余宣讲队,形成“处处有宣讲、人人能参与”的生动局面。

  勤学笃行 当好文化润疆的“翻译官”

  加尔肯别克深谙“翻译”之道:既要精准传递政策温度,又要贴近群众需求。他翻译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20余首歌曲被收入中央广播电台哈语台库,编写的《伊连山之声》收录民间艺术作品60余首。2024年,他创作的《民法典》(铁尔麦版)获自治区法治文化作品一等奖,以“阿肯辩经”形式解读法律,成为牧区普法创新案例。他积极推动文化交融,带领宣讲队参与中国民歌展、三月三海峡两岸活动,将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带上全国舞台。2025年春节,团队受邀参加福建春晚,一曲多语种《爱拼才会赢》唱响闽疆深情,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加尔肯别克以文艺为桥,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牧区落地生根,推动形成“宣讲 服务 育人”的基层文化生态。其团队成为展示新疆形象的文化名片,促进闽疆、滇疆等跨省交流,用艺术共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宣讲员加入队伍。他说:“我是党的好政策的传声筒。只要牧民需要,我会一直唱下去、讲下去。”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

加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