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军,男,1975年5月出生,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卫生院副院长。
2016年1月13日,经过5个半小时的血液采集,姜元军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赠,成为泰州市姜堰区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随后,从他体内抽出的144ml造血干细胞被紧急送往北京,并移植到一位8岁小男孩体内,成为其战胜白血病的“生命火种”。
正文:
2016年1月13日,姜元军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鲜血从他粗壮的胳膊里流出,顺着采集管道缓缓注入一旁正在转动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器。整个采集过程中,他很镇静,作为医生,他对整个捐献流程非常了解,“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跟献血差不多,不痛就是采集时间稍长而已。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打“动员剂”的那几天,姜元军对于自己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决心更加坚定了。看着中大医院血液科住着的众多白血病患儿,姜元军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个受捐助的孩子也是幸运的。“在得知与一名白血病患儿配型成功时,我很激动,因为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机率非常小。加入中华骨髓库是我当初作出的承诺,如今我是在兑现自己的承诺,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延续他的生命。”
采集过程中,姜元军的妻子全程陪伴左右,时不时地询问姜元军渴不渴、累不累,身体有无异常反应。
“她太紧张了。”姜元军笑着说,刚开始采集时,妻子还找来医生询问他是不是脸色有点发黄。在得到医护人员的否定回答后,她还是坐立不安。直到姜元军自己打趣道:“我是黄种人。”妻子这才放心。
14时07分,经过5个半小时的采集分离,医生迅速封扎采集管道,取出了一袋还温热的含有造血干细胞的悬浊液,随即放进准备好的保温箱中。医护人员带走造血干细胞时,姜元军还委托他们把自己收到的1万元慰问金也一并带给受捐助的患儿。
捐赠当天,姜元军收到了来自患儿家属的感谢信。感谢信里这样写道:“因为您的爱心和无私的帮助,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给了我们生活的信心,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及家人对您的感恩之情。”
回到家后,姜元军又加入到义务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队伍中,他说,“只要有需要,我还会再次捐献,希望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留住更多白血病患儿的笑脸。”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