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学,男,汉族,出生于1964年2月13日,党员,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文化专干。
一份热爱,一生坚守。黄文学作为一名沅江人对洲垸文化有着近乎痴迷,但光阴荏苒,随着不断更新的时代,洲垸文化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生活中。为了保留洲垸文化,黄文学化身“守护者”,耗尽大半家财,收集了上万个湖垸文化物件摆放在洞庭湖洲垸文化博物馆,并当起讲解员,介绍着每一份物件的历史,默默守护。
薪火传递,文化传承
黄文学的父亲读过私塾,对历史文物特别热爱,经常从外边收集具有年代感的物件摆放在家中。小时候黄文学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在家里摆放这些物件,还以为是“玩具”,就偶尔偷偷拿去向朋友“显摆”。有一次,黄文学把其中一个物件不小心损坏了,被父亲得知后,大发雷霆。当时黄文学内心感到非常委屈,不知为什么父亲会因为一个“玩具”而发脾气。从此,黄文学就开始对它们上心,时常向父亲询问它们的来历,慢慢的这些“玩具”在黄文学心中变得不一样了,同时,也感受到了父亲对文物的执著,从此在心底埋下了文化传承的根。
秉承着从小对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喜爱,黄文学考上大学后就选择了史地专业。毕业之后,黄文学分配到了茶盘洲农场,并当任史地老师。
文化种子,生根发芽
在那个八十年代末期,茶盘洲农场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大溪文化遗存,经过相关部门调查试掘之后,出土了大量玉器、陶等物件,为茶盘洲添加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黄文学逐渐被这片土地文化气息深深吸引,他开始探究垸内的历史故事。
后来,黄文学调入茶盘洲农场电视台担任一名记者,记者这个身份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洲垸文化,群众分享一些见闻与故事,为他提供相关线索以便进一步挖掘。从此,黄文学在工作之余,开始“淘宝贝”,大到一张“宁波床”,小到一把刮胡刀,都往家里搬,占据家里的大部分空间。有时被妻子调侃道,嫁给了一个收废品的。这些物件对于黄文学来说,都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间延长,慢慢的都会赋予独特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沉淀,都是宝贝。
一份热爱,一生坚守
黄文学把所有自己收藏的文物,都免费摆放在洞庭湖洲垸文化博物馆。博物馆藏品囊括了红色收藏、新中国成立影像资料和陶瓷、爱国老电影片、抗日物品以及湖区老百姓早起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让群众称之为“茶盘洲故宫”。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黄文学都会热情向游客介绍每一个物件,如数家珍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倾听的人被这些历史文物故事感染,同时,也被他的文化热爱所折服。 在黄文学的默默守护和无私奉献下洞庭湖洲垸文化博物馆是省内规模较大,拥有洞庭湖历史实物较多,门类较广的综合性非国有博物馆。荣获湖南省粮食和储备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妇联颁发的“湖南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