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国晓华

国晓华

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十三号村村民

  国晓华,女,1979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十三号村村民。国晓华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媳妇,却用不普通的行为演绎着人间大爱,多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家中五位病重的老人,衣食住行、洗衣做饭、生病喂药、医院陪护等等点点滴滴的细节里,无不展现她勤劳、耐心、细致的品质,她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深刻诠释了“孝”的含义。国晓华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敬老孝星”、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荣誉。

  她是公婆心中的好儿媳

  1998年,国晓华与丈夫结婚,过门后照顾公公婆婆的重担就落到了国晓华的肩上,这担子一扛就是27年。公公一只手残疾,婆婆重度高血压。家里还有个80岁的奶奶,长期需要有人照料。面对这种家庭情况,她没有抱怨,在照料自己父母的同时,和丈夫一起主动挑起照顾婆家三位老人的重任。

  2011年,意外降临,国晓华的公公突然病倒。经诊断,竟是胃癌晚期。为了挽救公公的生命,国晓华与丈夫毫不犹豫地决定为公公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家中积蓄微薄,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国晓华没有丝毫退缩。她四处奔走,求助亲朋好友,历经艰辛终于凑齐了手术费。手术十分成功,但在医院仅治疗一周后,因无力承担高额费用,只能接公公回家调养。公公的胃被切除,医生嘱咐需少食多餐。于是,国晓华每天除了精心为公公熬药、喂药,悉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之外,还要不辞辛劳地准备五六顿饭。在国晓华的悉心照料下,公公的身体恢复良好,奇迹般地又度过了三年多的时光,直至2014年离世。

  除了公婆,国晓华还一直照顾着年迈的奶奶。国晓华任劳任怨,奶奶婆婆的衣食住行全由她照管着。老人牙齿不好,国晓华就天天给老人做松软可口的饭菜,不管农活多忙,也一定把老人照顾周到。怕老人感到寂寞,国晓华每天都要陪她聊天,不定时为老人进行身体按摩,每晚都要照顾老人洗脚睡下后自己才去休息。老人的身体在国晓华的悉心照顾下变得越来越好了。老人逢人便夸:“我身体变得这么好,全是孙媳妇的功劳,没有她尽心尽力的伺候,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她是父母眼中的好闺女

  国晓华用一双柔弱的肩膀承担着两个家庭的重担,她在照顾好公婆一家的同时,还要每天往返5公里回娘家照顾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父亲由于长期卧病在床,心情不免沮丧,每天精神不振,有时还对尽心尽力照顾她的国晓华恶语相向,吃饭也没有胃口。国晓华非但没有抱怨,还变着法地做各种可口的饭菜给父母送去。为了减轻父母的心理压力,她还总是挤出时间陪父母聊天谈心,为他们解开心结,鼓励他们安心养病,积极生活。

  全力照顾好几位老人的同时,国晓华还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曾经清贫的家庭。她和丈夫结婚后,就一直承包着几位亲戚家的100多亩耕地,每年春天早早地准备春耕,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田间地头,每天劳作20个小时以上,一年下来没有一个农闲日。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她不但还清了外债,还在2016年建了4间新房,购买了农用车,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了。这些年来,国晓华再忙也会把照看老人的事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国晓华从不在几位老人面前表现出来,所有艰难困苦都默默咽进肚子里。

  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国晓华的事迹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而国晓华只是真诚地告诉身边的人:“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

国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