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敏,女,1956年6月生,天津市东丽区华新街华丰家园社区居民。她主动照顾全盲邻居李阿姨,将近两年从未间断。郭会敏每日陪伴李阿姨,带她外出散步,参加社区活动,让她重拾生活信心。她还每日为李阿姨做饭,解决她的饮食问题,每逢过节邀请李阿姨一起共度佳节,让她感受家的温暖。郭会敏还帮助李阿姨整理药品、提醒她服药。郭会敏的善良为李阿姨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让她深深体会到邻居间的深厚情谊。
“咱俩一起”:陪伴是最温暖的鼓励
岁月不居,生活百味。对于一个独居的盲人来讲,突如其来的黑暗打击的是生活的信心,带来的是处处的不如意。李金香因糖尿病综合征导致全盲后,生活变成一团糟:出门难、做饭难、连做家务都成为奢侈的事情。郭会敏了解到李金香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敲开了李阿姨家的门,嘘寒问暖、帮助打扫卫生,用每日的陪伴化解了李阿姨的心结,让李阿姨的生活又重回了正轨。
每天早晨,李阿姨就静静地站在自己的门前,等待着那熟悉的敲门声,期待着今天和郭姐的出行。郭阿姨为了不让她自己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会带她出去遛弯:在小区内、超市里、公园里、公交车上……都会出现两人手牵手的身影,宛如要好的老姐俩。每次社区里组织活动,郭阿姨都会带着李阿姨一起去参加,一点一点地扩大着李阿姨的朋友圈,让李阿姨时刻能感受到被社区接纳和重视的温暖。郭阿姨的关心和帮助,不仅让李阿姨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全,更是为她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心灵的抚慰。在李阿姨的眼中,郭阿姨不仅仅是邻居,而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正因为有郭阿姨日复一日的陪伴,李阿姨重拾生活的信心,再也没有了轻生的念头。
“多双筷子嘛”:李阿姨再也不愁吃饭问题
自从李阿姨全盲后,吃饭成为最大的问题。在逐步适应黑暗后,李阿姨也只能煮点面条,像炒菜、包饺子等家常饭很难自己做。看到李阿姨一日三餐的“清水面”后,郭阿姨每次做饭就多做出一点给李阿姨端过去,“多个人就多双筷子而已”就成了郭阿姨常说的一句话。每次郭阿姨做了好吃的,像炖鱼、炖肉、包饺子,郭阿姨都会第一时间给李阿姨端过去尝个鲜。有时候,怕李阿姨过意不去,郭阿姨也会在遛弯时,带着李阿姨一起买菜;或者自己买菜时给李阿姨也买点,再帮着李阿姨做饭。自从有了郭阿姨,李阿姨再也没愁过吃饭问题,也再也不用吃一日三餐的“清水煮面”了。
之前李阿姨最讨厌的就是过节,尤其是中秋、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让独居的李阿姨倍感凄凉。自从搬到1402后,每逢过节,郭阿姨早早就敲开了李阿姨家的门,邀请李阿姨一起过节。刚开始李阿姨还怕给郭阿姨添麻烦,但郭阿姨说“多双筷子嘛”,一起过节更热闹。一年多以来,每逢过节,郭阿姨都会请李阿姨共享晚餐、共度佳节。这桌丰盛的节日大餐,带给李阿姨的是家的温暖和节日的快乐。
“你一敲,我就来”:这是生命的守候
郭阿姨了解到李阿姨需要每日服药来控制病情后,就充当起了小闹钟,经常提醒李阿姨吃药。为了怕李阿姨因为视力问题误服或漏服,郭阿姨会经常帮助李阿姨整理药品,做好分类,方便李阿姨服用。
李阿姨不想总给郭阿姨添麻烦,有一次自己服药,但没把握好药量,服药过量,造成低血糖。还好郭阿姨每天会到李阿姨家串门,发现及时,没有出现生命危险。但是郭阿姨再也不允许她私自吃药了,每到服药的时间,郭阿姨都会准时来到李阿姨家,帮助李阿姨正确服药。同时为了能够在李阿姨身体不适的时候,第一时间救助,在知道李阿姨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情况下,郭阿姨想到两家共用一堵墙,于是给她准备了一个敲墙的工具,再有任何不适的时候,直接敲墙,郭阿姨听到敲墙的声音,会立即赶过来。“这个小工具,就放在这里,有什么事情,你就拿着它敲一下这个墙,你一敲,我就来了”郭阿姨耐心地叮嘱着。这些细小的举动都蕴含着无限的温情,让李阿姨深深体会到,即使眼睛看不见,心中仍然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情谊和家的温暖。
三个铜板买房屋,千两黄金买邻居,好邻居金不换。郭会敏夫妇二人用她们的善良和行动,为原本对生活失去信心的邻居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他们的举动,都在无形中传递着爱与关怀。李阿姨常说“郭姐就是我最亲的人,这样的好邻居是我一辈子的福气”。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