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兆波,男,汉族,1969年8月生,龙口市北马镇楼子庄村村民。2023年8月,荣获“山东好人”荣誉称号。
15年前,不到40岁的傅兆波夫妇“捡”了一位快成年的“儿子”胡乃东,少年胡乃东除了知道自己叫什么,其他均一无所知。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好心的傅兆波虽然已有一子,但仍决定收养孩子,并帮着他寻找亲生父母。15年的漫漫寻亲路,在无数次的数据比对中,今年6月傅兆波终于为胡乃东找到亲人,并将其送回亲人身边。
形影不离十五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十五年前的秋天,正是苹果丰收的季节,龙口市北马大街出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少年,他拎着一兜苹果,浑身脏兮兮。走到馄饨摊时,好心的老板给少年一碗馄饨,吃馄饨后竟要将自行车送给老板。这一幕被在北马大街开商店的傅兆波看了去,这个少年让傅兆波一阵阵心疼。他把少年领回商店,并向派出所报案。但少年除知道自己叫什么,其他的全然不知。傅兆波担心少年继续流浪,夫妇二人商量后,把少年暂时带回家抚养。从此,除要照顾亲生儿子,傅兆波夫妇还要照顾这个“捡”来的儿子。十五年里,傅兆波和胡乃东已习惯两人形影不离,胡乃东也习惯称呼傅兆波夫妇为爸爸妈妈。曾经枯瘦如柴的少年如今外表看来和正常人无异,他将自己的衣物收拾得整整齐齐,十分勤快地打理着养猪场、果园。由于胡乃东的特殊情况,傅兆波总是嘱咐儿子要照顾好哥哥,儿子继承父亲的善良,即便婚后也总时不时给哥哥零花钱。
寻寻觅觅未曾放弃,亲人相聚泪眼婆娑。如今,胡乃东已经三十多岁。虽然他的生活平淡而温暖,但他的内心始终盼望着找到家人,落实自己的身份。因为胡乃东没有身份证,就医、结婚、日常消费都有困难,所以为养子寻亲一直是傅兆波家的头等大事。“太难找了,他只记得家里有山、果园、姐姐,所以只要一有线索,我们就赶紧去确认!”多年来,傅兆波只要听说哪里有胡姓居住,就立即前往寻找,辗转烟台、青岛、威海、临沂等多地为养子寻亲,投入的人力、财力,夫妻俩从不计较。傅兆波还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信息为孩子寻亲。
功夫不负有心人,牵肠挂肚仍牵系。今年6月份,北马派出所与刑侦大队、治安大队再次联系,进行研判会商,共同查找有价值线索,经过细致分析和信息查询,发现胡乃东可能是栖霞市的失踪人员,并确定其亲属的信息。时隔十五年,胡乃东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父亲和姐姐(母亲已过世)。看着养子一家人团聚的场面,傅兆波留下欣慰的泪水。高兴、不舍,交织的情绪让傅兆波再次失眠。考虑到养子的身体状况,傅兆波早就为养子做好人生规划。亲手将10万元送到养子家中,自己家里的养猪场留给养子,如果养子不回来就变卖后把钱留给养子作为一份保障。
“以后想回家就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去接你回来住。”“没有钱花就说。”“要是结婚,爸爸妈妈也帮着你置办!”对于这个有些特殊的儿子,傅兆波总是有万千牵挂。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