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范运亭

范运亭

开封市龙亭区柳园口乡大辛庄村农民

  范运亭,男,汉族,1956年3月出生,开封市龙亭区柳园口乡大辛庄村农民,河南省道德模范。

  默默坚守25年,他先后骑坏了5辆自行车,来回往返30余公里,用脚步丈量着16000多公顷的柳园口黄河湿地保护区,守护着这里的野生动物,先后救护、没收、截获、上交各类禽鸟700余只,制止各类滥捕乱猎行为200多起,用爱心撑起野生动物的保护伞,用行动为黄河生态高质量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开封市柳园口乡大辛庄社区农民范运亭。

  “只要能保护鸟儿,不给钱俺也愿意干!”

  范运亭自幼在黄河边长大,幼年的他常去黄河边玩耍,见惯了河滩上成群结队的野生鸟类,有时他还会从家里带些玉米、小麦投喂它们。渐渐地,他觉得黄河边的这些鸟儿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隔三差五的总着想着到河边去看看它们。让范运亭没想到的是,他这大半辈子都会与这些鸟儿打交道,担当着鸟类“保护神”的角色。

  1997年春季的一天,范运亭像往常一样在黄河滩区溜达,碰巧遇到一拨儿人来黄河滩区宣传,一打听才知道,黄河柳园口已经是省级湿地保护区了,是河南省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来宣传保护黄河滩区野生动物的,范运亭拍手称快说这是好事情,这样就可以提醒人们不要在黄河滩区捕鸟了,可是等你们走了,还有人来捕鸟怎么办?

  范运亭一番言论引起了野生动物保护站同志的注意。通过交谈得知范运亭是个爱鸟人,保护站的同志随口问了一句:“你愿意当黄河滩区义务巡护员吗”?“只要能保护黄河滩的鸟儿,不给钱俺也愿意干”!范运亭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从那天起,范运亭就隔三岔五地往城里跑,向开封市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汇报巡河工作,护鸟情况,上交缴获的捕鸟工具,寻求执法支援或帮助救护受伤的鸟儿。寒来暑往几度春秋,范运亭对义务巡河热情始终不减,也从来不提钱的事儿。自他加入巡护以来,柳园口黄河湿地保护区捕鸟人越来越少,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灰鹤、白天鹅、大雁等大批候鸟儿越来越多,黄河湿地一片鸟飞如云的生态景象。

  “就算再困难,我也得把这些鸟儿护好”

  范运亭家仅有4亩多地,每年的家庭收入并不高,再加上两个孩子还要上学,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几个钱。10多年前,老范的妻子又得了脑血栓,虽然生活上还勉强能够自理,但却不能洗衣做饭、下地干活。面对着家里的困难,范运亭却越挫越勇,依然奔波在黄河边,继续着巡河工作。

  在巡河过程中,范运亭经常会把受伤的鸟儿带回家精心护理一段,待伤好了以后再放飞大自然,他会用自己种的粮食喂、用卖粮食的钱给鸟治病、还会节衣缩食省下钱给受伤的老鹰买肉吃。

  看到老范给老鹰买肉吃,妻子不由得埋怨他“俩孩子一年都吃不上几顿肉,你还买肉给老鹰吃,”老范就劝妻子说:“老鹰就是吃肉的鸟儿,吃了肉,它恢复得快,到时候咱再把它放飞,这也算是行善积德了。”

  2011年1月,经河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推荐,范运亭荣获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颁发“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并获得5000元的奖金。他并没有把奖金补贴家用,而是把5000元奖金全部用来买石子、水泥、钢筋,制作了100块“省级湿地保护区”的宣传牌,沿途安装在黄河保护区周边,提醒人们这里是省级湿地保护区,禁止捕鸟儿。

  有人说他“傻”,范运亭却说:“这些奖金其实是黄河边的鸟儿给我挣来的,用在它们身上,不亏。就算家里再困难,我也得把这些鸟儿护好。”

  “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再干20年”

  范运亭几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大自然,爱鸟护鸟被大家看到了眼里,赢得社会广泛认同。2011年,他被河南省森林公安局聘为特邀监督员,同年,荣获全国“斯巴鲁生态保护奖”,2017年4月被开封市委市政府授予“开封市劳动模范”,2019年4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2020年6月获得全国“最美家乡人”称号,2020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9月荣获“文明365开封好人”。

  糟心的日子过去了,现在全民保护鸟类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鸟儿有了更多的栖息地。每到清早,推开窗,听鸟一声声地叫,范运亭总被这样的声音治愈,“那声音是洪亮的。小凉风吹到我的头上脸上,特别舒服,特别清新,我的心就不会空落落的。”范运亭说,“放心吧,只要我的身体允许,都会去黄河边巡河,我还想再干个20年!”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

范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