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师德楷模 > 董艳

董艳

六安市霍邱县扈胡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董艳,女,1981年8月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扈胡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一辈子学做乡村教师,一辈子甘做乡村教师”。为了一句承诺,董艳坚守初心,在教学相长中探索出一套“田园诗意教育观”体系,守护乡村儿童尽情拥抱“诗与远方”。董艳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安徽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一句承诺 她甘心守望乡土

  董艳出生在霍邱县扈胡镇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喜爱阅读。2006年,师范毕业的她回到家乡,走上农村小学教师岗位。“乡村孩子该拥有什么样的教育?”2007年,董艳在一次外出学习时,被城里孩子丰富的阅读环境所吸引,她决定带自己的学生“读起来”,用故事填满乡村孩子的童年。

  找准了方向后,剩下的只有坚持。从那之后,董艳笃定地走在“儿童诗创作”这条道路上。随着董艳创作儿童诗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她的事迹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从2015年开始,不断有沿海地区、大城市的学校向董艳抛来橄榄枝,甚至给出十分优越的条件想把她“挖走”,但最终都被她拒绝了。每每想起此事,董艳的眼眶都会泛红,“当我第一次告诉孩子们,别的学校想让我过去教书,我可能以后教不了他们时,孩子们哭着跑过来围住我、抱紧我。他们舍不得我,全班哭成一片……我的心瞬间被扯痛,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也离不开他们。于是当场向孩子们许下诺言:“一辈子学做乡村教师,一辈子甘做乡村教师,我哪也不去!”从那以后,即使每年都有这样的邀请,董艳再也没有动摇过。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对孩子们的承诺,一心钻研教学与儿童诗创作。

  一首小诗 她点亮孩童希望

  董艳在教学中发现,村里很多儿童不善言辞,怎样才能更好地打开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愿意沟通呢?一次公开课上,董艳带着孩子们吟诵《清明》,看着他们沉浸在诗歌中如痴如醉,她找到了和孩子们心灵对话的方式。为了把读写浸润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董艳开设了“品味乡土生活”课程,她带领孩子们走向晒谷场、走进田间地头,将视野投向土地,一起“阅读”农村社会,描摹农村生活。

  “花花绿绿的/田野/要沉睡了/愤怒的/犁田机/挥舞着大大的手/跑过来/五颜六色的/草儿和花儿/一个连一个/被赶进了泥土里/哗哗的/小河/唱着歌儿/花花绿绿的/田野/要沉睡了……”这是董艳的学生小明(化名)写的一首小诗,字里行间都是孩子对乡村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这样的诗歌,在班级里、校园中随处可见。

  2016年1月6日,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天。孩子们高兴地喊:“董老师,小楠(化名)会写诗了!”小楠是一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董艳每天都用两分钟的时间单独教她读诗。小楠虽然读得很吃力,但她的表情告诉董艳,她喜欢诗歌。董艳更没想到,近800天1600分钟的阅读时光,竟开启了一个不会计算、不能阅读的孩子久封在生命深处的智慧,让她提起笔写下属于自己的诗。董艳觉得,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诗歌的力量。“不管10年还是20年、30年……孩子的方向就是我的方向。”为农村孩子们点亮人生的希望,这就是董艳永远不变的初心与承诺。

  一粒种子 她浇灌梦想之花

  为了更好地兑现自己的承诺,董艳坚持推广新教育理念,2016年,她申请成立新教育萤火虫六安分站,带领义工教师进行线上、线下阅读推广及教育服务,覆盖30多个县市的80多个乡镇,惠及8000多名师生。学生家长说,公益课程是农村孩子最好的“营养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艳带着自己的学生共读了600多首童诗,500多本书。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她写了600多首诗送给孩子们,集结了诗集《为你写诗》,孩子们则集体创作3000多首儿童诗,集结了诗集《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这些诗歌、文章发表在各类刊物上,孩子们在各类各级比赛中也屡屡获奖。四人参加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活动,获得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计划于2025年6月出版诗集《我们在乡村大地上写诗》,收录了孩子们的100首儿童诗,我种下的种子,已经开花结果了。”董艳说。

  董艳以己之学,践行育人初心,心怀热忱,信守温暖诺言。为乡村儿童筑梦是她永不放弃的旅程,也是她的幸福归宿。

猜您感兴趣

师德楷模

董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