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邓艳芳

邓艳芳

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正高级工程师

  邓艳芳,女,1976年7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正高级工程师。邓艳芳30年如一日深入农牧区一线从事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优良草灌种质资源保护繁育、饲草料产业发展和建设养畜及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工作。邓艳芳曾获“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不忘从业初心 扎根一线践行担当

  1994年,邓艳芳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省饲料总公司从事饲草料生产工作,她发奋学习,不断提高各方面能力。2007年,邓艳芳考入青海省草原总站工作。开展草原生态调查和修复,经常需要深入青藏高原农牧区一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生活工作更是家常便饭,经常一两个月见不到亲人。“野外工作有苦也有乐。工作环境和条件确实非常艰苦,有时一天要经历4个季节,擦伤、挨饿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当你圆满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心里只有获得感,那点苦都不算什么。”邓艳芳说。

  2007年,青海省草原总站牵头实施《青海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项目,邓艳芳作为团队骨干成员随小组赴海南、黄南、海东、海北等地区近20个县进行采样、调查。有一次,在钻网围栏的时候,她的腿不小心被铁丝网挂破,她简单地止血后,继续坚持完成采样工作。

  多年来,邓艳芳先后参与了全省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环青海湖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等多项工作,并从中探索总结了一整套集种质驯化筛选、优异良种繁育、草种科学配伍、种子播前处理、土壤配方施肥、丰产栽培管护、草产品优质加工以及建设养畜、草畜平衡、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草原生态集成推广模式。

  不计安危得失 矢志造福农牧民群众

  由于常年在高原野外工作,有可预见的困难,也有不可预见的危险,但是邓艳芳从没有退缩、恐惧过,而是兢兢业业履行着自己的责任。2012年7月中旬的一天,邓艳芳乘坐13米加长半挂运输车前往尖扎滩拉运网围栏开展工作,车子行至能科乡盘山路时发生山体塌方,她和司机被困在车轮悬空的悬崖上,车身呈“之字形”,情况十分危急。当时山上没有手机信号,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她只能拽紧扶手,屏气敛声,生怕一个深呼吸车子就会掉下悬崖。“不知坚持了多长时间,骑着摩托车下山找羊的牧民发现了我们,折返回去找人帮忙,才被解救下来。之后我们被送到一户牧民家里,牧民给我们端来热乎乎的奶茶和醇香的锅盔,我们边吃边流泪。”邓艳芳说。

  2024年初,邓艳芳与同事一起野外调查时不幸再次发生车祸,她的头部和前胸受到了重创,额头和脸颊因为划伤而流血不止,从事故车里脱困的她没有顾及自己的伤势,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抢救受困的同事。由于颈椎拉伤、隐形骨裂和轻微脑震荡折磨得她整夜失眠,但是她在休养仅两周后,就带病到岗处理工作,实在坚持不了才去医院做治疗。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医护人员的责备,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能因为我耽误整体工作进度。”

  善总结勤笔耕 贡献科学长效保护力量

  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不能光靠政府,还需要全民参与。邓艳芳在工作之余,还经常与同事深入牧民群众中开展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宣传宣讲,通过退牧还草等生态补偿政策,帮助牧民群众实现了新房定居、通水通电通硬化路的梦想。同时,她还专业技术人员、生态管护员、农牧民等开展各类培训500余课时,累计2万余人次。

  与草结缘为伴30年,邓艳芳主持参与完成50余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重点任务课题,总结登记相关省级科技成果50余项。她还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业书籍15余部、制修订地方标准20余项、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登记草灌选育良种10余个、登记计算机软著3项,完成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退牧还草、饲草产业发展等规划、方案、总结和管理办法等300余份,为林草生态保护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

邓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