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陈士元

陈士元

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氾西村卫生室乡村医生

  陈士元,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10月出生,现为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氾西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从医以来,陈士元一直扎根乡村,守护着氾西村1800余户村民的健康。他带领团队为辖区内的1500多位老年人、900多位高血压病人、200多位糖尿病人等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上门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

  守一方孤岛 护百姓安康

  氾西村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宝应湖畔,地理位置偏僻。早些年,氾西村去往镇里的唯一出路就是轮船摆渡,被村民们称为“孤岛”。乡亲们外出就医费时费力,村卫生室就是村民心中的“医院”,陈士元就是他们的“全科专家”。

  1970年,陈士元怀揣着医者的理想,毅然选择在他出生的偏远小村庄当“赤脚医生”。这一当,就是50多年。这些年虽然有不少村民进城工作和生活,但为了留下的村民,陈士元坚持留在了村里。他说,过去村里缺医少药,大病扛、小病拖,他的从医是希望能改善基层就医条件。

  之前,氾西村住着不少渔民,常年以船为家。有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定期检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村民们有需要,他就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有的村民常年卧床,有的经常腿疼腰疼不便出门,他们只要打个电话,或者托邻居捎个话,我就会上门给他们看。”陈士元说。

  怀仁爱之心 解村民疾苦

  陈士元是当地乡亲们的“健康管家”,他的电话号码更是被乡亲们称为“救命号码”。村民中,谁得过什么大病、谁需要定期检查,都装在陈士元的脑袋里。

  弱势群体是他多年来重点关照的对象。陈士元定期为他们体检、测血糖、量血压,看看病情控制情况,服药规范不规范,需不需要调整等等,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陈士元从不懈怠。

  老人毕伯伯,患心肌梗塞多年,发作时需要住院治疗,其家人有残疾。陈士元就为他送医、安排陪护、垫付医药费等,出院后更对他进行重点监护、访视。大潘患有精神疾病,正常服药能参加一些劳动,一旦忘了服药就会发作。陈士元为他制作了服药日程表,在日期对应下方设置一个空格,教其服了药就在空格上打上勾,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现象。“屋漏偏逢连阴雨”,2016年,大潘又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到下肢功能。生活本来就很拮据,女儿还在上小学。陈士元为他跑民政等相关部门寻求帮助,终于使大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

  他带领团队为辖区内的1500多位老年人、900多位高血压病人、200多位糖尿病人等建立健康档案,并将他们纳入管理,提供上门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陈士元说:“从每一个村民看好病后的笑容中、感谢声中,我得到了坚持的动力。”他的足迹遍及氾西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巷道。

  用一生坚守 铸医者仁心

  陈士元患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时疼起来,他就吃上几颗药片压一压,对患者的需求却从不怠慢,随叫随到。老伴身体不好,孙女在城里上学,儿子几次要他辞去村医工作,他都没有答应。因为他知道,村里的乡亲更需要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以来,辖区村民踊跃参与,陈士元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现在,虽通了运河大桥,到镇卫生院也方便了,但陈士元同样热情服务、正确引导村民逐级诊疗,让他们少走弯路、少花时间、少花钱。他守初心,勇担当,为1800多户留村人口建立健康档案,签约服务1200余人,为多名患有脑梗、高血压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一对一上门服务。

  工作几十年,村卫生室早已成了陈士元的第二个家。他的手机365天24小时开机,无论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随传随到。他以贴心的服务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赖,以无私奉献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50年初心不改,50年默默奉献,陈士元用心践行着医者仁心。如今已68岁的他仍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

    陈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