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海滨,男,汉族,1973年12月生,威海市环翠区羊亭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自接到上级疫情通报后,他立即根据上级指示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内感染、应急物资调度等各项防控工作做了精细部署。当羊亭人才公寓作为环翠区第二处隔离点,卫生院需立即派出1名有经验的同志去部署隔离点的医疗救治工作时,他第一个写下请战书承担这一重任,在隔离点经常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毕海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勇于担责,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视疫情如命令,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坚守战疫一线。
二、详细事迹,
自接到上级疫情通报后,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分管领导,毕海滨立即根据上级指示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内感染、应急物资调度等各项防控工作做了精细部署。羊亭中心卫生院不仅要做好医院防控工作,还承担着双岛收费站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的任务。一开始,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难免出现纰漏,为确保工作做到位,他每天都要来回穿梭于医院和收费站之间,认真查看防控工作执行情况,做好各项工作的指挥调度,同时还要挤出时间组织开展各层面的防控培训。一天下来,他很少有坐下来喝口水的时候,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自大年初一疫情升级后,他就没有回过家,吃住在医院,每天在医院忙到很晚,总结当天工作中的不足,对第二天的工作提前做出合理安排。他的身体不好,每天都得吃药,不能熬夜,但疫情当前,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妻子心疼他、孩子心疼他、职工也心疼他,让他歇歇,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现在形势这么严峻,不能歇啊,我没事的,你们放心好了!”
在双岛收费站为来往车辆人员检测体温,看似是小事,但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是种考验。在医院已排好班的情况下,毕海滨同志得知第二日有雨,气温有所下降,尤其是晚上,风雨交加,气温下降的厉害。看到这种情况,他要求换掉原晚上出外勤的一名女同志,由他去顶替。他的衣服湿了,鞋透了,但他没有怨言,依然耐心地为每一位过往人员仔细的测量体温,生怕因为他的疏忽,漏掉每一位发热行人。职工们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有这样一位好领导感到自豪!
考虑到此次的新冠病毒来势凶猛、传染性强,在短时间内可造成大范围人群的感染,而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及死亡病例多是原来身体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为确保老人们的健康,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他立即召集党员同志来到羊亭镇敬老院,为工作人员及老人们讲解了病毒传染特点、消毒方法、防控知识等,同时对敬老院区域内的所有房屋进行了通风,地面及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并对老人们进行了体格检查,叮嘱他们一定做好个人防护,保重身体。
2月2日晚,医院接到通知,要启用羊亭人才公寓作为环翠区第二处隔离点,并且在2月3日中午就要开始接收密切接触者,要求羊亭镇中心卫生院派出6名医护人员至少隔离14天于隔离点照料密切接触者,并且要立即派出一名有经验的同志去部署隔离点的医疗救治工作,时间非常紧迫。在接到这一通知后,毕海滨同志第一个写下请战书,要求去到隔离点,承担这一重任,他说,“现羊亭医院的各项防控工作已按部就班的进行,我可以不在医院,但隔离点需要我,我对防控工作的部署比较了解,而且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应该冲在前面,让我去吧!”院领导考虑到他身体吃不消,劝他再考虑一下,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2日晚就赶往隔离点进行部署,忙到凌晨三点才躺下休息,五点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进驻隔离点。
来到隔离点的头几天,由于相关工作比较纷杂,毕海滨同志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对观察者的接收工作、起居饮食的安排、体温的检测、预检分诊、隔离点的消杀、物资的配备、医疗垃圾处置、档案的整理等各项看似平凡的工作都要合理部署好,都要做精做细,生怕出现一丝遗漏。很多观察者初到隔离点的时候心情烦躁,充满了恐慌,同时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他,耐心地为每一位观察者讲解新冠肺炎的专业知识、防控知识,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为了让观察者住的舒适、安心,他每天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一位观察者生活所需及要求,尽可能满足。隔离点有一位观察者情绪极度不稳定,虽然白天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了开导,但晚上情绪还不能平复,后半夜打了三次电话让心理咨询师为其开导,毕海滨同志为了让累了一天的心理医生休息,每次都是自己去开导该观察者,一晚上光防护服就穿了三次,亲自来到观察者屋里为其疏导,一夜未眠,第二天还要继续繁琐的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医院如战场,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靓丽风采。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