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雪,女,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
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敖雪由实习生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宣纪录片导演。15年来,她坚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初心使命,和团队一直战斗在外宣第一线,用奋斗谱写青春赞歌。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她说,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广电人大有可为!
纪录片以其真实性的特点,能够客观、主动地回应国际舆论关切,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她和团队都策划、制作了外宣纪录片作品,以国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在国际舆论场上亮出中国态度。
2016年是东京审判开庭70周年,日本NHK制作4集《东京审判》系列剧集,以纪录剧(Docu Drama)的形式公开质疑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为第一时间回应日本右翼的错误史观,敖雪及其团队快速响应,以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为学术依托,飞赴德国、日本、美国等地采访海外专家与历史亲历者,仅用3个月时间就制作完成三集纪录长片《东京审判》。与NHK不同,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东京审判》以国际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以档案馆、图书馆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真实理性揭露历史真相。“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是要以理服人,这样的作品才能在国际舆论场上站得住脚。”敖雪回忆说。
2016年12月,在国际舆论场上,SMG制作的纪录片《东京审判》与NHK制作的同名纪录剧集几乎同时上线,正面PK,为海外受众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声音与态度。正是得益于团队的国际化理念,纪录片《东京审判》斩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
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敖雪承接了职业生涯第一部外宣纪录片作品《南希看上海》,并担任第一集导演。对一名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拿出一集30分钟时长的纪录片,难度可想而知。但敖雪硬是咬着牙拼了一个月,赶在世博会开幕当晚交出人生第一部作品。
“做纪录片是一种沉淀后的水到渠成。因为纪录片的制作需要更深度的思考,更丰富的视觉呈现,更共情的文字表述,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历练。”敖雪在实习时做过英语新闻,也做过专题节目,丰富的经验加上外宣工作需要,她毅然选择投身外宣纪录片创作。
回首15年的工作经历,让敖雪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当你脚踩大地,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动,让每一次的采访、拍摄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而当我的作品能够影响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时,我的作品就是有生命力的”。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除了内容上的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多元的国际传播渠道也成为外宣纪录片人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2020年,纪录片中心承接中宣部“纪录中国”项目。敖雪带领团队积极与英国雄狮电视制作公司联络,在不断摸索中,开拓出与英国制作团队线上“云合作”的联合制作模式,完成国际合拍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一季。
两集节目以“脱贫攻坚”和“中国疫情后的复工复产”作为纪录片主题,主动向国际社会发声。节目赶在2021年2月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当晚播出,引发了海内外的热议。中宣部发来阅评表扬称:“《行进中的中国》既是对当代中国形象的一次完美展示,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一份贡献。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还应继续做下去。”
此后,敖雪及其团队并没有停住脚步。2022年,在经过6个多月的漫长谈判后,敖雪团队与Discovery探索频道联合出品5集纪录片《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这一次的话题更加硬核,从政治、经济、科技、生态、民生等五大话题,向世界讲述上海故事和中国故事。
“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硬核话题的国际传播度很低,如何让难以理解的制度话题生动起来,让海外受众能看得懂、听得明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团队在做足功课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及案例,将中国的两会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制度解释给西方受众。5集节目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登陆Discovery 探索频道,创下了硬核话题国际传播收视率新高。同年,《行进中的中国》被中国外文局评选为2022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作为一名职业媒体人,敖雪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认真对待每一个选题,不断尝试创作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外宣纪录片作品。作品涵盖历史类、现实类、体育类、工程类、文化类等不同题材。在外宣纪录片创制实践过程中,敖雪工作室也逐渐形成了集高度、广度、深度、热度、温度以及尺度为一体的“六度工作法”机制。
2024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敖雪工作室将承担外交部亚洲司、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委托制作的年度重点外宣纪录片项目《对话东盟》和《文运中国》。“前者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后者向海外受众介绍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未来,敖雪踌躇满志,“我们将深耕外宣纪录片的创制,服务国家大局,继续发扬青年人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添砖加瓦!”
2024年5月,被授予“2023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
猜您感兴趣
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