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运忠,195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支部书记、村主任。1984年从部队复员后,在本村从事个体运输业,1991年当选为村主任,1997年兼任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汉子,用双脚一步步书写了铁骨铮铮,在南故城村的历史长路上,卢运忠肩挑背磨,牙关紧咬,奋力托举着全村人的梦想与希望,冬夏雨雪,日出日落,村里的百姓富了,卢运忠的腰却弯了,他用行动实际诠释了什么是“行走的脊梁”。他连续当选为泰安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和谐使者”“泰安市优秀人大代表”“泰安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类荣誉称号20余项。
走进宁阳县东庄镇南故城村,一排排楼房,一处处绿意,整洁的道路,宽敞美丽的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花园里小孩的嬉笑打闹,柏油路上大人的闲庭信步,阳光下老人的幸福安详,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氛围。“我们村这么好,全靠我们有一个好书记、一个好班子。”一提起卢运忠,群众们就纷纷夸赞卢书记的好。说起卢运忠的创业历程,可谓波澜起伏。1997年,不惑之年的这位退伍老兵肩负重托当上了群众的主心骨,凭着为群众服好务的痴心,以“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书写了一部乡村变社区的壮丽奋斗史。现如今,在卢运忠的带领下,南故城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做党的忠心人,听党话,迎难而上、敢打能胜
30年前,南故城村是一个落后的农业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集体负债26万元。1997年,卢运忠接过带动南故城村村民致富,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这个重任,全体村民会议上郑重承诺:“我们村绝不能再继续穷下去了,我们要靠党的好政策、要靠自己的双手富起来!3年内,如果我不能让我们村有大的改变,不能让大伙都吃饱穿暖,我就辞职让位。”
俗语说,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上成功。群众的心是最公正的。卢运忠很注重个人技能的培养,日常农活耕耙耩扬且不说,开铲车、电气焊也能拿的起放的下,两委干部在卢运忠的带动下成了“全能干部”。在建设村里第一个厂房时,为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卢运忠没舍得多找工人,全体村干部齐上阵,不分昼夜靠在工地,脏活、累活、重体力活都自己干。2002年12月16日那天,定好了第二天砌纸浆池,建筑队嫌村里提的价格低,不愿干。为不影响工期,晚上卢运忠和全体村干部带着工具到了工地。尽管天寒地冻,他们却都挥汗如雨,经过一整夜奋战,第二天凌晨5点,一个深2.5米、直径4.5米的浆池终于挖好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休息的时候,卢运忠才发现自己的右脚不知何时已经肿了。早晨8点,卢运忠一瘸一拐地来到了工地,回头一看,村干部又一个不落地都赶来了。凭着一腔热血、一心为民的劲头,卢运忠“闯”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作为支部书记,卢运忠在党员大会上常对党员干部说,干事创业要始终秉持“四心”:凭良心,对待群众问题上,要把心思用在服务群众上;讲公心,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上,要站在群众角度思考论证;有恒心,解决疑难杂事时,要持之以恒,想方设法直到群众满意;用诚心,面对群众质疑时,要与群众掏心交流,换取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做村庄的领头雁,勇担当,攻坚克难,富民强村
有过多年从商经验的卢运忠知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多业态发展才能致富。当过兵的卢运忠,有一股坚韧不拔的闯劲,卢运忠认为,要想实现强村富民,仅仅发展农业是不够的,必须要探索村集体发展的新路子,要“走出去”,更要“引进来”。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卢运忠曾经带着馒头和咸菜南下温州、深圳考察学习,也曾经在为了让客商落地在外一蹲一个月。2016年,了解到蓝致制衣要找地方投资建厂的消息后,卢运忠立马主动靠上对接。经过考察,蓝致制衣的张海峰相中了南故城村原来的村委大院。但是,经过初步测算,张海峰觉得自己建厂房投资过大,想要放弃。卢运忠了解后,提议由村里投资建设厂房,租赁给服装厂,同时,为了解决公司办公问题,卢运忠主动将办公楼免费给公司使用。满满的诚意打动了蓝致制衣,公司最终在南故城安下了家。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举动,让众多外地客商慕名而来,毫不犹豫的落户于此。这些年来,南故城村先后兴建厂房16000平方米,引进了福拉瑞制衣、欣鸣塑业、蓝致制衣、东犇奶牛、金工机械等9家民营企业,全村工商业户也发展到147户,村里500多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工资达到3.2万元。
随着化肥、种子等农资成本的上涨,老百姓农业生产效益越来越低。2016年,卢运忠又带领村“两委”干部先后前往新泰、聊城、德州等地实地学习考察为农服务中心的市场前景和建设情况,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研究确定了为农服务中心的建设规划。由镇政府牵头,联合宁阳县供销社、烟农、南故城村委会以入股经营的方式,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5亩的为农服务中心,搭建起“一站式”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90余个村、15万亩农田的农业生产。南故城村集体收入也达到了29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2.8万元。
做村民的满意“官”,讲规矩、规范治村、勤政廉洁
在南故城村,村民对卢运忠最认可的一个称号就是“大孝子”。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成效后,卢运忠又开始谋划怎样才能让村里老百姓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卢运忠带领南故城村为老年人提供了食、住、医、娱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住、老有所医、老有所乐。2007年,南故城村村为68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2009年为120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银铃安康”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自2009年,村里先后投资1400余万元建设了4栋老年公寓,全村320位60岁以上老年全部免费入住;投资70余万元建设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百姓讲堂和6300平米的社区文化广场,购置安装投影仪、广场LED大屏幕、音响、健身器材等设备;投资260余万元建设了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65岁老年人在老年食堂内免费就餐,解决了养老之忧;投资60万元,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套齐全、设置合理、“六室”分开,方便群众及时安全就近就诊;卢运忠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老年公寓配备保健医生,定期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查体。每逢年底,带领村集体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大米、面粉、面条、油等生活必需用品,给老年人送去节日的祝福与温暖。卢运忠多年来一直把养老工作放在心里。在村民大会上,卢运忠多次说过,只有把村里的老年人照顾好了,在外的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工作,全体村民的幸福感才会提升。2020年,卢运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并获得奖金3万元,卢运忠没有丝毫犹豫,立马想到要将这笔奖金捐出来,他定做了330件印着“劳动光荣”的红色棉衣,送给了全村66岁以上的老年人,让他们在这个冬天格外温暖。
“美好的生活要靠一股子‘闯’劲。”卢运忠常说。在迈入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南故城村这个古老的村落正绽放出绚丽的容颜。近年来,南故城村相继荣获“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泰山先锋基层党组织”等50多项荣誉称号。
卢运忠说:“我感觉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我愿继续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做一头老黄牛,用我仅有的力气耕耘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让南故城村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