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王琦

王琦

乐山市金口河区八月林自然保护中心主任

  王琦,男,1980年3月生,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八月林自然保护中心主任。6年时间里,王琦带领团队累计走访保护区周边村子1200余次,普及自然保护法律法规,帮助乡亲们从可持续的资源保护利用中受益。经过不懈努力,拍摄记录到金口河历史上首张大熊猫影像照片;发现了国内罕见的一级保护动物大灵猫的分布特征,监测到迄今国内最多的大灵猫有效记录。

  与村民交朋友 用心用情转变群众观念

  2019年,王琦刚来到八月林自然保护区,发现老乡们都是不打招呼,大摇大摆骑摩托进保护区挖药材,当王琦带着同事们关上保护区大门的时候,几个身强力壮的村民直接把摩托车从大门上抬进去,留下一句话:“我回来的时候要是不开大门,那我就从大门旁边的悬崖上开一条路!”

  5年后的2023年,当时放狠话的那位村民带头在村民大会上说:“我们都要遵守八月林的入区规则,这些规则是为我们好,如果谁不遵守,就是跟全村大伙儿过不去。”是什么让这位村民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弯的呢?原来是王琦带着团队在过去5年里,一户一户地走访周边村民,累计走访了1200多次,而对于重点户更是走访频繁,就这位发言的老乡前前后后就去过29次。经过一次次真心实意的走访,管护队与村民的关系也越走越近,暴雨之前王琦总是记得带人帮着老乡家里收玉米收毛豆;村里的长者去世,王琦帮着一起背柴火化;谁家的老人孩子生病了,王琦也总是帮着跑前跑后,但保护自然区的原则在王琦这确是没有一点人情可讲。现如今,保护区和林丰村建立了村民入区共管机制,村民每次进入保护区都会自己把走的轨迹留下,也会把每一片垃圾带出来。

  用脚丈量保护区 守护发现珍稀动物

  八月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63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但是之前唯一能证明大熊猫存在的记录还是2005年的大熊猫三调中发现过并不新鲜的熊猫粪便,没有大熊猫的大熊猫保护区这个尴尬的情况让王琦时常陷入沉思,怎样才能更好地监测到珍稀动植物?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巡护监测。于是,王琦来到八月林自然保护区的5年时间里,时常带领着团队进行巡护,巡护总里程达到惊人的5万公里。他们走遍保护区的每一条山脊,布设了超过140台红外触发相机。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5月,八月林保护区第一次记录到了大熊猫的红外相机影像,这个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全金口河。

  不仅是“消失”15年的大熊猫回来了。这5年,八月林保护区的兽类物种记录在过去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林麝、赤狐、中华斑羚、小麂、鼬獾、黄腹鼬、怜鼬等7种兽类和超过20种鸟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琦在持续的巡护监测中,摸索总结出了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灵猫的分布特点。在2021-2022年,八月林自然保护区连续监测到了上百次大灵猫的独立拍摄,使得八月林自然保护区成了中国国内记录到大灵猫最多的保护区。

  面对突发险情 无畏艰险保护阵地安全

  八月林保护区地处大山深处,山路崎岖,夏天洪水冬天大雪是管护员们每年面对的最大的天气难题,但王琦带领的团队从来没有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退缩。2020年8月18日夜晚,八月林经历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山洪,王琦和12名同事被山洪困在了保护站基地里,断电断网断路,一切与外界的联络全部中断,八月林成了山洪中的孤岛。那时,保护区门口的电站也在一瞬间被洪水淹没,电站的9名员工和周围的几个村民也跑到保护站躲避。王琦顾不上危险和害怕,一边安顿好所有的人员,一边顶着大雨打着手电检查保护站各处损毁情况。在失联48个小时之后,王琦带领管护队员们凭借着对地形的了解和日常巡护的经验,带领受困人员全部安全走回城区。

  “脚下有泥土,肩上有担当,心中有群众”王琦一直用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将坚守在这片大山深处,让这群“最美守护者”的身影成为绿水青山间的亮丽风景!

猜您感兴趣

道德模范

王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