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人民法院大王人民法庭位于全国经济强镇大王镇,受案辖区包括大王镇、丁庄街道、大码头镇和滨海新区,面积734.7平方公里,194个自然村,人口20.4万。法庭现有在编干警5人,其中员额法官4人,法官助理1人。近年来,大王人民法庭在广饶县人民法院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创建“法律阳光、温暖万家”党建服务品牌,不断加强诉源治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辖区改革发展稳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先后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二等功”“集体一等功”“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服务大局,护航辖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广饶县人民法院大王人民法庭结合辖区规模企业众多、管理人员法律素养参差不齐的实际,将服务发展作为执法办案的第一责任,深化拓展服务措施,将事后救济变为事前预防,为辖区经济社会健康运行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制定并扎实实施了《关于建立法官驻企联络点的实施办法》,实行“一对一”结对服务模式,为辖区73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确定了联系法官,实现企业与法官的即时沟通,方便企业咨询法律问题和法官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先后到企业围绕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劳动用工、公司法人治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等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方面讲授法制课230余场次,帮助企业审核完善规章制度、重大合同270余份,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
广饶县人民法院大王人民法庭依托法官工作站,借助辖区网格内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加强与公安机关、综治办、镇政府司法所、村民自治组织等多元纠纷解决主体的联动协作,对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定期或专题指导,多方联系管区对居委会、村委会负责人就土地承包、流转、宅基地确权等涉及群众利益的敏感问题专题培训,构建纠纷解决的联动平台网络,做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街)”,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年均化解矛盾370余起。
法庭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到法庭旁听审判,了解和监督法庭工作,结合“小案大道理”“法官说法典”等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 “法律进乡村” “法律进学校” “法庭开放日”活动,通过举办新农民学校法制讲座、“法律赶集”等形式,立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大力开展法治教育,提高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增强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播撒下法治的种子,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乡村振兴。法庭干警年均撰写相关案例30余篇,开展活动20余次。
突出主业,努力提升案件质效
广饶县人民法院大王人民法庭通过法官助理与驻庭人民调解员取长补短、密切协作的方式,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相结合,加大诉前调解力度,年均诉前调处案件300余件,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帮助相关主体节约了诉讼成本,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组建了快审团队与精审团队,诉讼案件实现了快慢分道,繁简分流,进一步优化了团队成员职责,加强了成员间的协作配合,快审要速度,精审保质量,不断提高审判质效。近两年来,50%以上的诉讼案件由快审团队审结,平均办案周期不超过20天,精审团队一审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3%以上,改发率均在2.66%以下。
每周召开庭务会议,对审判运行态势进行分析,对发改案件进行研讨,切实增强办案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案件程序转换、审限延长、案件中止等程序节点控制,确保案件及时审结。完善庭审评查机制,每周选取一个案件,组织现场观摩,做出评查意见,不断提升庭审规范化水平。
借“智慧法院”建设的东风,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坚持互联网直播庭审,通过庭审公开倒逼规范庭审程序。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建设,除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案件外,生效裁判文书一律在互联网公布,上网率达到了100%,实现了裁判文书事实清、证据足、说理透。
党建引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庭队伍
广饶县人民法院大王人民法庭认真落实《关于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基层党建提升年”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根据广饶县法院机关党委的统一安排,按照“六六三”支部工作法的要求,积极投身“六比八争一创”活动,严格落实“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不断增加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
完善并扎实落实“一岗双责”、廉政谈话、廉政监察员、特邀监督员等制度,教育干警不触红线、守住底线;通过观看电影、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后组织撰写心得体会、专题讲座交流等形式,扎实开展向英模人物的学习活动,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以提升司法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审判技能为重点,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的作用,积极开展学习型、创新型法庭建设,法庭多名法官被评为“办案标兵”。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