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钧(1926年10月23日-2024年3月1日),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浙江绍兴,工程力学家,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与隧道工程研究所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钧于1949年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先后在上海华东航空处和公共房屋管理处任技术工作;1951年至1952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助教;1952年至1980年担任同济大学讲师、副教授、地下工程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1954年至1956年攻读钢桥结构副博士学位;1980年至1981年担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教授;1980年担任同济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系主任、地下建筑工程系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1年被聘为中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被聘为中国首批博士后导师;1991年选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孙钧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3—1965年)在国际学界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在岩土材料工程流变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地下工程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以及城市环境土工学和地下结构防腐耐久性研究等领域均有深厚学术造诣。许多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重大建设与生产实践。
2024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教授孙钧,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