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1916年2月11日—1997年12月26日),江苏宿迁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胡宁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3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0年—1997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1996年任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7年1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胡宁早年致力于流体力学中湍流理论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对介子的核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S矩阵理论、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理论、高能多粒子产生理论和强相互作用理论等作了研究;60年代中期,与他人共同领导建立和发展了强子内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工作,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系统研究。对高能物理实验中发现的大量新强子和新现象作了分析并对强子结构和强相互作用动力机理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