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男,1983年1月生,现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编辑、记者。15年来,郑友奔走呼吁,让30余家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回到生活正轨,帮助超百人重拾生活信心,其参与募集善款超过300万元。他独家挖掘报道了“时代楷模”杨雪峰、“无腿村医”李菊洪、“新时代忠诚为民的好民警”冯中成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郑友主动跟社区联系,要求再一次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特殊时期献爱心 帮扶慰问显真情
“不因善小而不为。只要自己有能力,爱心行动就不会停止,就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人。”身为一名党刊人,郑友早已将帮助他人作为人生的一部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郑友在他的自媒体号上收到方某的留言,“能麻烦您帮个忙吗?我找了几份工作都被拒绝,现在一家老小都指望我这个中年人,我真的很需要一份工作。”郑友迅速答应帮他想办法。方某是湖北利川人,前些年在外地创业受阻花光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两个小孩才上小学,妻子又刚动了大手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工作也受到了影响。雪上加霜的处境,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郑友鼓励他直面困难,还转了666.66元的红包。在郑友牵线搭桥下,帮忙协调租房,同时,还帮助方某应聘到了九龙坡区石桥铺一家货运公司,月收入近万元。此后,郑友还几次无条件地转款救急。方某说,“正是因为郑友的雪中送炭,才让我觉得重庆是如此温暖,才熬过了疫情期间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初心不改担使命 志愿服务抗疫情
“好言好语暖人心,善心善事誉天下。”这是郑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15年风霜雪雨,郑友作为一名公益人,初心不改。
2021年7月30日,重庆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郑友居住的丽景社区要在3天内完成60幢房屋7286户人家的排查任务。当天下午,郑友主动跟社区联系,要求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每天要拨打100多个电话,打得口干舌燥还不忘查漏补缺,为此常忙到深夜才回家。
2021年11月,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袭来,向来热心的郑友再一次加入社区抗疫志愿服务队伍。6日,正专心电话排查的郑友,肾结石突然发作,社区人手紧,顾不上疼痛的他,任由汗水大颗大颗地流,直至打完所有电话才于凌晨赶往医院输了两瓶止痛药水。
奔走呼吁搭桥梁 爱心救助不停歇
居住于大渡口区金泰路的颜某,作为一名保安人员,谈及郑友,有着说不完的感谢话。2017年9月,郑友采访中获悉颜某女儿患有先天性耳聋,她的梦想是拥有一台电视机帮助纠正普通话发音,郑友除了将随身携带的200元交到颜某手上,次日更自掏腰包购买了一台崭新的彩电送了过去。
渝北区沙坪镇石油大院的苏某,风华正茂的年龄,不幸被确诊为骨肉瘤且全身扩散,郑友寻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支持,将她接到医院免费治疗。女孩不幸离世后,郑友又帮忙联系灵车、支付费用,将她的遗体送回铜梁老家安葬。
垫江县新民镇8岁女孩患上白血病,因为郑友的呼吁得到较好救治。2020年,更以优异成绩考上重庆交通大学。
“人生价值不在于超越别人,而在于帮助别人。”在郑友看来,只要心中有爱,目光所及皆美好。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