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刘军平

刘军平

祁东县太和堂镇高龙村党支部书记

刘军平

  刘军平,男,1975年生,祁东县太和堂镇高龙村党支部书记,2020届脱贫攻坚衡阳好人。
  多年来,刘军平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将昔日贫困落后的贫困村,建设成了乡村振兴的典范。通过向上争、社会捐等方式,修通硬化进村入户公路23公里,实现全村户户通硬化路;全村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移民避险搬迁等方式解决了164户村民住房困难;以村民入股分红的方式,村集体流转900余亩土地,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近100万的劳务工资及分红,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1800元,到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增至11700元,村集体经济由2014年的零收入到2020年突破20万元。始终践行党员责任,坚持帮助困难群众,十多年来,个人捐助近20万元,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近100名困难群众摆脱困难。
  事迹梗概
  刘军平,男,汉族,大专文化,1975年1月10生,200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3月参加工作,2005年3月至2017年3月先后任黄棚村村主任、支部书记、高龙村党支部副书记,2016年当选衡阳市十五届人大代表,2017年3月起担任高龙村支部书记。刘军平同志对党忠诚,作风扎实,成绩突出,多次获县先进党支部书记称号,2015年至2019年,该村先后荣获脱贫攻坚“优秀村党(总)支部”、县脱贫摘帽“优秀村支部”、党支部“五化”建设《五星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建好堡垒强保障
  “党是人民群众最大的靠山”。刘军平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通过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特色水果种植基地、高密度养鱼基地和江口休闲度假村。在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监督岗和示范岗,开展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把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拧成一团。全村水、电、路、讯、网、房、绿已基本覆盖完善,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1800元增至2020年的1136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4年前的“零”增加到2020年近20万元。
  找准路子拔穷根
  脱贫的关键是要想办法拔掉“穷根子”。必须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村两委按照集体引领、因地制宜、农民自愿的原则,探索建立“入股分红、利益共享”的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双赢。“刘书记,村民的土地被集中流转后,老百姓自己种什么,利益如何分配,会不会出现土地流转后,老百姓的好处得不到兑现?”带着老百姓的种种问题和疑惑,刘军平逐组逐户上门听意见、询建议、宣政策、谈思路,苦口婆心,耐心讲解,每天早上清早出门,晚上9点后才回家,对个别思想保守的村民,他最多谈心谈话了6次。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全体村民的支持,2017年12月,全村共流转900亩土地,成立了高龙村吉丰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乌梅150亩、黄桃60亩、红心柚200亩、红心脐橙150亩、金秋梨30亩,开发高密度养鱼基地300亩。成年果树挂果和高密度养鱼产出后,实现年产值700万元以上,净利润400万元左右。
  竭能帮扶赢民心
  “户户脱贫,不落一人,是我的责任”。刘军平同志把贫困户当亲人,把贫困户的困难当作自家的困难,尽最大努力去帮扶。贫困户张定明身体不好,劳动能力不强,家中有2个小孩读书,为了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在家种着1亩多责任田,刚好能解决吃饭问题,每期开学时,总是为学杂费和生活费发愁。刘军平找他谈心,鼓励他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张定明说:“刘书记,我一没钱,二没技术,在家中能抓到什么收入?”“钱和技术的问题你不用担心,由我来想办法”。2017年12月,刘军平同志捐助了张定明5000元启动资金。在刘军平的帮助下,张定明利用承包土地,一口气种下了20亩桔子和10亩油茶,2019年挂果投产,年收入近2万元。贫困户刘贱徕认为自己没有技术,刘军平助他参加了县镇劳动技能培训,刘军平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年务工收入近3万元。对于年龄稍大而没有什么技能的贫困户,比如刘诗凤等一直在家务农的贫困户,刘军平利用自身在外面承包小工程的有利条件,主动让他们到自己的工地上工作,每人月均收入4000元左右。贫困户张定明享受易扶贫搬迁政策,没有启动资金,刘军平借了2万元外,还援助了2000元,贫困户刘分良小孩子就学没有生活费,刘军平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送上2000元。几年来,他以各种不同形式援助贫困户资金近10万元。
  刘军平只图付出,不求回报,一心奉公,心系村民,为村里争资跑项,从没报销一分钱车费。有村民为感谢他,给他土鸡土鸭等农村土产品,他一一回绝。村民群众对刘军平同志高度认可,尊称他为“真诚为民的好带头人。”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

刘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