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双鸭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三大队队员张玉龙
清晨,手持测温枪,带着防疫市民码牌子,无论酷暑严寒,穿梭在露天市场;白天,在辖区的每条街路往复巡查,规范整治市容市貌,即使在节假日期间,也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双鸭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三大队队员张玉龙。近期,他除了正常工作外,还在为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忙前忙后,帮老人度过难关。
张玉龙是1989年出生,2008年入党,2006年至2018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武警支队服兵役,曾荣立过三等功两次、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十大训练标兵、优秀士官等十余项荣誉称号。转业后,于2019年末来到双鸭山市城管局工作。张玉龙帮助的这位老人叫王学俊,今年64岁,家住双鸭山市岭东区东升村,患有脑血栓疾病,行动不便。老人的大儿子常年不在身边,二儿子患智力障碍无法照顾老人,家里的重担都落在王学俊老伴的身上。
张玉龙在得知老人的情况后,毅然决定帮忙。在大部分人都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在早上4点准时接老人去集贤县福利镇做针灸治疗,治疗后再将老人送回家,然后按时到达工作岗位执早勤。张玉龙跟老人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挺身而出帮助老人,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带老人看病呢?
11月5日清晨,张玉龙如往常一样准时赶到老人家里,将170斤左右的老人背上车并细心为他系好安全带,赶忙开车去集贤县福利镇中医诊所。张玉龙向随行工作人员介绍,“王大爷一家与我家相处二十七八年了,在我小时候,我们两家就是邻居,关系处得非常好,我也早就将他当成我的亲人,王大爷现在身体不好,家庭情况又特殊,很不容易,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忙。”
4时40分,终于赶到了福利镇一家中医针灸诊所,张玉龙背着老人进入诊所治疗。“刚来这个诊所看病时,大夫说需要针灸两个月,现在已经坚持治疗快一个月了,看着王大爷的胳膊比之前灵活了不少,我一定得陪着他,帮忙就要帮到底。”张玉龙说道。
5时30分,老人治疗结束,张玉龙熟练地帮老人穿好衣物鞋袜,再次从病床上背起老人回到自己的车上,赶回岭东区送老人回家。这时的天刚蒙蒙亮。“张玉龙是2019年来到我们单位的,他对待工作很认真,也很有责任心,由于我们城管工作性质特殊,加班加点是常态,他从来毫无怨言,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当我们得知他在不耽误值早勤和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坚持每天起早陪伴老人诊治,既不图名又不图利,更不要报酬,都被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市城管局三大队副队长邵长国向工作人员介绍道。
6:00时左右,张玉龙将王学俊老人送回了家中,王学俊的老伴早已等候在门前,见到随行的工作人员便不禁说道,“玉龙这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平时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我们,即使在他当兵期间也会常打电话嘘寒问暖,休探亲假也都会来家瞧瞧,家里的活也没少帮着干,赶上秋收的时候,他更是二话不说,直接去地里帮忙。现在转业回来了,来我家的次数也更多了,这次要不是玉龙,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真是帮了我家的大忙,虽然我们不是亲人,但是他对我们却胜似亲人。
6:30分,张玉龙赶到了工作岗位——尖山区康泰路露天市场,此时天已经全亮,路上的车多了,行人来来往往,街上顿时热闹起来。“您好,请配合扫描市民码、测体温。”张玉龙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转眼间,从10月14日至12月10日,由深秋至寒冬,张玉龙陪伴王学俊老人共计诊治58天,从未间断,每日驾车跨县区行驶50余公里,耗时2个小时左右,更是在针灸治疗结束后又多次往返为老人取药送药,他用爱心温暖着老人,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孝道,更诠释着人间大爱,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浇灌人们的心田,让我们感觉温暖就在身边。
工作中的张玉龙一样兢兢业业,不畏辛劳。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面积爆发,当时迫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知晓防疫知识和防控形势的重要性,张玉龙主动请战,驾驶执法车辆承担起了广播宣传通告的职责,同时对街路出行人员进行劝离,他起早贪晚不间断巡查,连续坚持了20几天都没有休息。在疫情防控卡口执勤期间,张玉龙认真核对出行人员详细信息,不落一人,他坚信为人民群众站好岗,值好勤就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城管人应尽的职责。在他日常承担的辖区工作中,他一直都以细心、耐心、责任心为标准,真心实意为百姓服务,在工作中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亲情执法,认真做好身边每件点滴小事,终日穿梭在管辖区每条街路巷道,主动帮助商贩搬抬货物、规范管理市场经营秩序、义务清扫校园周边积雪,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上下学环境等等。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张玉龙被单位评为2020年度城管执法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张玉龙说,“我会继续保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优良传统,敢于作为、勇于担当,常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行动去体现孝道,充分展现军人的风采和城管‘铁军’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要为城管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