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男,汉族,1992年11月出生,群众,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
张超是济南市章丘区黄河街道吴家寨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年轻小伙,他自己尽管身体残疾,却用坚强的双臂托起这个沉重的家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孝”和“爱”的传统美德。一家三口人几经挫折磨难,一家人不离不弃,相互扶持,共渡难关。该家庭在经历了母亲乳腺癌,儿子双腿股骨头坏死,父亲严重车祸后,不离不弃,母亲和儿子悉心照料父亲,创造了医疗奇迹,把他从植物人的梦中唤醒
一家人相互扶持,共渡难关
前些年,张超的母亲患上了乳腺癌,父亲陪着母亲在医院经过了手术、放化疗近半年的住院治疗得以出院回家。2012年正在上大学的张超被查出得了免疫系统疾病——皮肌炎,查出病后父亲带着张超跑遍了济南的医院,医生说只能依靠激素维持。因为出身农村,张超的患病使得本不宽裕的家庭更加困难,为了能够省钱给他治病,母亲停掉了自己的用药,说要把钱省给张超吃药。随着激素的使用导致张超双腿股骨头坏死,只能依靠双拐走路。一家三口人,两个重病,全靠父亲一人支撑家庭。但不幸又一次降临,2017年4月张超父母在卖菜途中与一辆闯红灯的货车发生交通事故,父母两人受重伤,父亲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不稳定,医生说救活了也是一个植物人,张超坚定地恳求医生救治父亲。父母亲在医院救治过程中,母亲在6楼的胸外科,父亲在5楼的重症监护室,张超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女,每天父亲这边需要检查,要求家属签字陪同,一会儿母亲的主治医生需要和家属谈话讲解病人情况,每天拄着双拐张超不停地在两个病房之间往返。在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张超父亲经过七个多月的治疗得以出院。
在家中张超和母亲每天给父亲做康复、擦洗、喂饭,因为父亲吞咽功能障碍再加上意识不清,只能吃一些流食,每天张超都想着办法给父亲喂饭,父亲每次也吃不进去多少饭,张超耐下心来一次次地给父亲喂,每天围着锅碗瓢盆转。给父亲喂完饭后,张超又用轮椅推着父亲散心,围着村子转,每天行走上万米,在照顾父亲的同时,他也要兼顾患癌症的母亲,为了照顾父母,他一直在家陪伴着父母一起走下去。
这样的日子一天又一天,每天从早忙到晚,张超觉得很充实。现在张超父亲的智力恢复到一岁多孩子的水平。张超说,“也许人生就是一个圆,从婴儿到成人,最后又回到婴儿,也许父亲被快进了,提前变成婴儿,一夜之间父与子的角色进行了互换,“子”变成了“父”,需要接过父亲原来的担子;“父”变成了“子”,变成了一个婴儿的样子。父亲在,母亲在,家就在,家在心就安。”
尊老扶幼,热心助人
张超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在外学习工作,家中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张超下班后,周围的邻居谁家里电视看不到台、冰箱不好用了、手机不会调了,张超都帮着老人一一解决,智能化的普及不能让老人掉队。村里孩子上学,父母不在家中,学习上遇到困难,爷爷奶奶带着孩子去找张超。张超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寒假张超会抽时间集中帮助村里的孩子们辅导功课,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张超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社会和爱心人士对张超和他的家庭的帮助。
立足岗位,为残疾人服务好
在残联领导和黄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关怀下,张超在黄河街道残联参加了工作,工作上张超脚踏实地,认真负责,为残疾人热情服务。
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残联正在办理残疾人子女学生救助工作,通过和一个学生父亲沟通了解到,学生在高中就读,母亲是残疾人,父亲在外打工。残联救助金额有限,张超建议学生家长从学校办理学生救助。在先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后,张超积极和学生的学校沟通,说明学生情况,学校同意帮助学生办理救助。学生家长说感谢咱们残联的细致工作,帮助我们减轻了家庭负担。张超立足本职工作,走进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帮助残疾人办理各项惠残政策,是一名为残疾人办实事的优秀工作者。
2020年张超被评为“章丘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章丘区十佳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