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男,汉族,1980年11月生人,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阴县生态环境局下派榆山街道办事处的一名环保网格监管员,退役士兵公益岗。
李磊非常热爱所从事的环境保护工作,用他的话说,“能够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感到非常的荣幸”。自从2017年10月加入到生态环保铁军那天起,李磊就深深扎根环保、忘我工作、倾情奉献、无怨无悔。环境保护的道路,平凡且辛苦,他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日常工作的每一天,他时刻宣传环保知识,及时上报环保问题,下达整改通知,督促企业落实环保措施等等,在社区村居、企业厂房、建筑工地、汽修车间、河流断面等处处都留下了他与同事们奔走的脚步。他坚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定会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天。
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李磊更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榆山街道每年都组织街道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志愿献血活动,李磊每次都踊跃参与,并于2020年7月签署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
李磊的捐献之路极不平凡,克服重重困难才走到今天。2021年11月份,李磊接到红十字会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想到非血缘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能救人命,李磊在没有与家人商量的情况下直接答应了下来,并瞒着家人做了高配。接下来的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等环节时,但李磊的家庭却困难重重。当时,李磊的父亲因肺癌正在省立医院治疗,身在病床旁照顾的李磊还是抽时间积极配合市红十字会的工作,好在顺利通过了各项检查。就在他准备捐献的前几天,岳父又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父亲的肺癌也到了化疗的时间,只剩下家中70多岁的老母亲。
作为普通的80后,他和他爱人都是独生子女,上有四个老人,下有两个孩子,老人住院需要人,孩子上学接送也需要人,“如果离开几天,家里不知会忙成啥样,更担心母亲的身体。”李磊说。捐献之前那段时间李磊想了好多,内心万分的纠结。李磊说,看看年迈重病的两个父亲,想想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多重困难面前自己也犹豫了。
父亲和母亲发现了儿子的状态不对,再三追问之下,李磊便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诉了父母,没想到父亲和母亲都非常的支持他。“我的病拖十天半个月没问题,化疗就等你回来再说,两个孩子由我和你妈看着。主要是你岳父那边需要人,不行就让你媳妇请几天假吧!”李磊的父亲说,将心比心,那边患者的家属肯定比我们着急。听完这些话,对于家庭李磊心有愧疚,但老父亲的话却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坚定了赴济南捐献的决心。
2022年3月3日,李磊前往千佛山医院做捐献前的准备工作。3月4日是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是李磊母亲的生日,“今年不能陪在老人身边了。但为了捐献,为了让一个生命得以延续,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磊这样认为。3月8日,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坚持,李磊完成了200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这份饱含深厚情谊的“生命的种子”将给一名血液病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李磊也成为济南市第126例、平阴县第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生活当中,李磊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非常孝敬老人,爱家人,工作之余一有时间就陪孩子和老人,照顾双边老人无微不至。每每刮风下雨、天气恶劣的时候,在街上碰卖菜的老人时,他都会将老人的菜全部“包圆”。他说,自己能做的这些都是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一天当过兵,一生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守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普通的退役老兵,能够再次为了人民的生命延续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感觉更多的是荣幸和光荣。五年的军旅生涯,二十年的党龄,让李磊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在人民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就是自己的责任。李磊也希望能通过他的实际捐献,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李磊说,“生活在和平年代,一个普通人很少有机会做出轰轰烈烈的事情。一天当过兵,一生是军人,捐献造血干细胞虽算不上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我的一生中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曾获得的荣誉,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被七一二九七部队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获团、连嘉奖。
李磊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迹相继被速豹新闻山东商报、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发布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