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萍,女,1979年2月生,平度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工作人员。
将有限的基金用在救死扶伤的“刀刃”上,让真正患病急需报销的居民得到救命钱,不让参保群众少报一分钱,这是姚丽萍工作的最低标准。从科室初建时承诺的20个工作日逐渐压缩到15个、10个,直到现在承诺的9个工作日办结,这期间,她不断进行自我加压,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工作能力,优化工作流程,缩短办事时限,解决参保居民的燃眉之急。工作中,她急事急办,例如花费39万元的白血病患者病案在3天内办结,将29万元报销款项第一时间送到患者手中;实行特事特办,突破青岛市承诺为苯丙酮尿症患者特殊食品每季度1次报销时效的规定;做到随来随办,极大提升服务效能,获得群众一致称赞;实行容缺受理,主动维护患者权益。
窗口工作,直面群众,各种突发情况时有发生。一次,来窗口办事的一位大娘提及老伴的病和自己的艰辛,突然趴在窗口失声痛哭。姚丽萍看到后,轻声细语劝说安慰老人,了解到老人的两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自己又不识字,老伴患癌,每次住院前到市医保中心办理转院联网时,她都要步行往返,非常辛苦,姚丽萍便主动给了老人自己的联系方式,嘱咐老人再住院时给自己打个电话就行,一切手续由她代办。还有一次,一位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前来报销,5岁的大宝因患脑炎后遗症,智力发育倒退,突然大哭大闹起来,抱着妈妈不肯撒手,姚丽萍急忙拿出为自己女儿买的糖果哄着孩子,同时接过宝妈手中8个月的小宝,协助宝妈快速办理手续。多年来,姚丽萍始终保持着临危不乱的工作作风,带领团队正确妥善处理多种突发情况,她笑称自己常常兼职“解说员”“代办员”“看护员”“解惑员”“邮递员”“公益员”……
姚丽萍的工作桌上一直摆着几个“宝贝”,一本厚厚的《药品目录》、一本《文件汇编》、三本封面已经磨损严重的笔记本。翻开其中的每一页,上面都写满了笔记和备注,这是她在日常审核工作中随时记下的重要资料,历年来的政策变化、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变动、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等应有尽有。工作中,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报销材料五花八门、格式各异,这对正确人工鉴别是否符合报销条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有时候审核一个病案就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比如北京、上海的一些医院,给患者用药善于使用商品名,而青岛医保信息系统以化学药名为主,如果仅靠药品名与系统中的标准简单比对,只会导致患者的大部分医疗费都无法报销。每当这时候,姚丽萍总会耐下性子逐个药品查阅标注,往往一份病案审核完毕,长长的费用明细单上就密密麻麻注满了标记。
帮助突患尿毒症、心功能不全四十多岁的农民工刘大哥在微信上发起“水滴筹”,并第一时间为其捐款;协助突发脑出血昏迷不醒的王大爷的儿子发起“爱心筹”募集;指导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寻求“小天使基金会”的帮助……姚丽萍在为患者报销的过程中,不仅高效完成日常的报销工作,她还结合自己以往接触的海量病历、医院和医疗知识经常为患者提出合理可行的后续治疗建议,平日里也注意搜集积累相关社会救助团体的信息,对经济特别困难的患者,帮助其申请社会公益救助,减轻经济负担,增强患者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
2020年年底,姚丽萍临时受命负责对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二档换一档变更缴费医疗费用进行补报工作,为了确保每一笔补报金额准确无误,自接到任务后她便马上开始研究各年度报销和扶贫相关政策,加班加点,中午不休,晚上晚走,甚至在中午去餐厅就餐的路上她都边走边想,一遍遍推演着各种计算公式,最终创下了5天完成618笔2019年度、3天完成457笔2018年度费用的历史新高,过程中创建的各种公式方法被周边区市的医保业务部门纷纷借鉴学习。
工作中的她精益求精、热心为民,生活中的她也没有停止公益的脚步。空闲时间,姚丽萍便带上孩子一起去山区贫困家庭中“手拉手”,送去学习用品、衣物和现金;平日里她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悄悄向平度市慈善总会捐款;去养老院献爱心、送服务……
面对各种艰辛,从不喊累;面对各种困难,从不退缩;面对各种挫折,从不气馁。因工作能力突出,她先后荣获“平度市行政审批局季度十佳业务能手”“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季度窗口服务标兵”“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年度窗口服务标兵”“青岛市最美医保人”等荣誉称号,她用充满激情的干事态度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医保人的追求和打拼,完美阐释了新时代医保人的品格和精神,有力彰显了新时代医保人的奉献和担当。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