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鉴,男,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退伍军人,现任绥化市望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环城分社主任,同时兼任望奎县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望奎县退役军人公益协会名誉会长。
作为一名退伍老兵,宫鉴始终保持军人本色,闪耀军人光辉,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守“踏实做事、实在做人”的情怀,忘我的奉献精神,身体力行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2001年,时任望奎联社基层副主任的宫鉴在与灯塔乡一名小学老师的闲谈中得知灯塔乡小马家沟一名8岁小男孩刘岩,父母因病双亡,一直由奶奶抚养,现在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奶奶年事已高,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每年仅靠几亩土地微薄的收入勉强过活,无力再供其念书。无独有偶,灯塔乡后敏陈家店的小男孩倪小龙因为父母体弱多病,家庭几乎失去经济来源,导致没有经济能力让他踏入学校的大门。宫鉴当即表示要资助这两名可怜的孩子进入学校读书。宫鉴说,“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不能让贫困剥夺孩子上学的权利,他们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宫鉴一刻也不愿耽误,载着这名老师就前往两个孩子的家中。贫困的家庭大都相似。低矮的屋檐,破败的院墙,屋内陈旧的物品都在诉说着这两个家庭的贫困。看到有陌生人来,满手泥巴的刘岩赶紧躲到奶奶身后,无措的观察。当宫鉴说明来意,老人抽泣着用枯槁的双手刷洗干净一个有豁口的饭碗,为他端来一碗清水。这大概是老人家为这位充满感激的客人献上的最高礼遇。宫鉴当即表示只要孩子愿意读,他就会一直资助下去。直到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先后表示不愿再继续读书而选择外出打工,宫鉴才停止了资助。
2013年5月1日晚上9点多,汤小雪和丈夫走在回家的路上。当走到望奎县糖厂家属楼附近时,她的丈夫被一辆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撞倒在地。由于事发突然,巨大的错愕感让汤小雪脑中一片空白。殷红的血液从她丈夫身体下汩汩流出,汤小雪惊醒过来,每一滴鲜红都是生命的信号在流逝。汤小雪慌乱的在包里翻找手机,手却不受控的颤抖。就在这危急时刻,一辆红色吉普车见状停了下来。司机下车后简单询问了情况,就和同事一起将伤者抬上了车,随即送往望奎县人民医院。经医生诊断,伤者情况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办理入院手续并送往手术室进行抢救。还在惊慌中的汤小雪手不自觉地摸了下包,面露难色。司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没等汤小雪说一个字,就主动替她缴纳了2000元的住院押金。手术室的灯光亮起,司机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离开,而是陪着汤小雪一起在手术室外守护这盏代表生命的灯。几个小时过后,繁星满天照耀万家灯火。手术室的大门缓缓打开,汤小雪一把上前握住医生的手,焦急的想要询问结果。医生说道,“送医及时,很幸运,手术非常成功。如果再晚一会儿,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汤小雪眼含热泪激动的说道,“谢谢,谢谢你们。”医生说道,“你还是谢谢这帮好人吧。”此时,司机及他的同事们已经默默离开。汤小雪慌忙追下楼,在她的一再追问下,司机才说出名字。他就是时任莲花信用社主任的宫鉴。
这只是宫鉴助人为乐生活中的一处剪影。宫鉴先后于2013年捐助火箭镇13岁身患白血病的男孩单忠良,与朋友自发组成的公益队伍为其送去28000多元的救济款。于2014年救助开车不慎侧翻进沟的望奎县莲花乡中学教师安红军,当时安红军肋骨骨折,情况危急,宫鉴送其就医,帮助他办理住院手续,为其缴纳5000元住院押金,并一直照顾他做完各项检查才离开。安红军康复后一直想表达感谢宫鉴的心意,都被宫鉴婉拒。于2016年救助望奎县董姓老同志,这名老同志因开车不慎掉入深坑,导致车上三人不同程度受伤。宫鉴仍然不求任何回报的救人于危难,将受伤人员送医治疗。
2020年,望奎县在春节来临前夕爆发严重的新冠疫情。宫鉴带领的望奎县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大队首当其冲的来到抗疫第一线。花园社区28户居民家里水管冻了,找志愿者宫鉴,宫鉴带领志愿者团队每周三次用手拎肩扛水桶的方式挨家挨户送水;需要紧急配送救命的药品,找志愿者宫鉴,他们急群众之所急,片刻不停的将药品送到病患手中;需要临时抽调志愿者上街管控流动人员,找志愿者宫鉴,他们毫不迟疑的接下这项工作,并一丝不苟的执行......宫鉴及其带领的志愿者团队俨然成为这场抗疫战争中值得百姓信任,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这并不是宫鉴首次担此重任,在2019全国疫情蔓延,望奎县交通管制,管控小区时,宫鉴就自发组织一百多名志愿者为全县养老机构24小时昼夜不停的值守,并自掏腰包5600余元,为夕阳红老年公寓的老人们购买全套内衣、袜子、毛巾等生活用品,让老人们虽足不出户,却过上了一个暖心、安心的春节。
如此种种,宫鉴播撒下助人为乐的种子,却从未期待收获他人馈赠的果实。他善良的心无时无刻为助人而跳动,他的嘴角每分每秒因帮助了他人而微笑,他勤劳的双脚马不停蹄的走在为需要帮助的人踏平苦难的路上,他坚强有力的双手时刻为救人于危难而准备着。他用军人的勇敢和党员的担当,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下瑰丽的华章。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