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同,男,汉族,1967年11月生,中共党员,威海市供销社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2019、2020年度帮扶村工作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2018年6月,他被组织部门选派到荣成市上庄镇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加强村支部党建为抓手,调动干部和党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致富。帮扶村送来“驻村帮扶送温暖、实干惠民为百姓”锦旗对他的辛勤付出表示高度认可和由衷感谢。孙磊同“接地气的第一书记”先进事迹先后被上庄镇政府、荣成日报、威海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深融入,拉近与村民距离。驻村伊始,孙磊同就把入户走访作为接地气、解民意的实招,利用驻村工作之余深入村民家中拉家常,了解村民所盼所想、所急所需。三年多来,共走访村民506户1000多人次,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97人次,走访党员268人次。走访时遇到有生活困难的村民就自掏腰包予以资助,个人用于看望、救助困难群众的资金达到了3300余元。通过入户走访,很快摸清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熟悉了村情民意,和村民拉近了距离,了解了群众所急所需。孙磊同的言谈举止让村民觉得平和、务实、好交往,不像干部像朋友,从心里接纳了他,很多心里话也都愿意跟他说,工作起来变的得心应手。
强基础,党建引领凝合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孙磊同深谙此理,积极履行兼任联系村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责,牢牢扭住村“两委”这一战斗堡垒,把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摆正位置,演好角色,既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又注重把握方式方法,不过多参与村里具体事务,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主动配合村党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有序推进联系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督促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换届选举等制度,协助村党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预备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健全了“三资”管理、议事决策、村规民约等制度,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小微权力清单”、村务党务财务公开等制度,促进了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自觉性和规范性,不断提升村党组织凝集力和战斗力,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跑项目,助农增收显身手。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孙磊同懂得,服务群众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驻涝村徐家期间,他根据村里实际,积极与派出单位沟通协调,争取资金15万元用于水库清淤,水库储水量增加了一倍,为村民解决了耕地灌溉之忧;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他多方考察为村集体引进新品种红薯种植项目,目前村集体已流转土地100亩,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经营模式;在东旗杆石村,他东奔西跑协调水利资金120万元用于水库加固除险,为村里协调争取“户户通”资金117万元;根据东旗杆石村农业苹果产业种植优势,他主动联系邀请系统内技术骨干和专家4次来村,为村民提供果树管理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服务,提高村民的生产技能,转变生产经营理念,降低成本,促进农业增效,村民增收;争取派出单位支持,帮助果农销售红富士苹果10余万斤,价值20余万元,并为村里提供了质优价廉、高效低毒化肥46余吨,节省农民费用近10万元,同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化难题,真心实意解民忧。“民之所盼,再小也大”。孙磊同从农村最需要、村民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先后争取派出单位投资13万元,为东旗杆石村修建了漫水桥、垃圾分类站,添置了新办公桌椅;积极协调荣成市交通局、城郊公司、镇政府等部门为村里开通公交车,方便群众出行,受到村里和周边村群众欢迎;积极与派出单位沟通,落实“双联共建”有关工作措施,派出单位机关干部到村栽种鲜花绿化村容村貌、发放明白纸进行防疫宣传、参加“户户通”填埋污水管道志愿劳动、帮助贫困户秋收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了村“两委”和村民的交口称赞。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