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修志

修志

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修志

  修志,男,1967年6月生,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2017年4月,修志被选调到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从入村的那天起,他就吃住在村,为了梨园村的发展与谋划,事无巨细,日日奔波。2017年,他积极协调流转土地810亩,引来2家蔬菜种植企业成功落户,带动附近1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2019年他提议并筹资成立了梨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帮助村集体增加收入。良好的服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19年,阜阳的养殖能手李锦洲慕名而来,九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拔地而起。2019年10月在因积劳成疾导致右腿膝盖骨半月板磨损后,他只能去医院动手术,但他不顾医生静养的叮嘱住院六天就回到了扶贫工作第一线。2020年在疫情严峻时期,大年初五他就早早的返回岗位,与广大的基层干部一起奋战在抗疫第一线。2018年被评为蒙城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获评亳州市优秀选派帮扶干部,2019年、2020年连续2年获评蒙城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12月,获评“蒙城好人”称号。

  老修是亳州市统计局副调研员,2017年4月,他被选调到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当时,梨园村只有6间简易平房,办公围绕一张乒乓球台,更不要提什么文化室、体育健身器材和文化活动场地了,就连上厕所都要到附近的学校里去。没有特色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为零。

  来到梨园村后,面对村里如此不景气的现状,他暗自下决心:“作为党员干部,既然选我来梨园村,我就有责任改变这个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了自己心中许下的诺言,从入村的那天起,他就吃住在村,为了梨园村的发展与谋划,事无巨细,日日奔波。梨园村原本没有集体经济。他凭借丰富的招商工作经验,向本村及附近成功人士广泛宣传,帮他们出主意、搞调研、跑项目、做计划,用真诚的服务换取投资回报。2017年,积极协调流转土地810亩,引来2家蔬菜种植企业成功落户,带动附近1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引进来、留得住、服务好”,这是修书记常说的一句话。九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卢洪伟说“我的合作社从头到尾都有修书记帮忙的身影,各种规章制度、申请都是在他的帮助下弄的,没花俺一分钱。那年下暴雪,修书记亲自来我们合作社帮忙扫雪,帮助申请保险赔偿”。真诚的服务换来更多的项目落地。2019年,阜阳的养殖能手李锦洲慕名而来,在梨园村投资建厂,建设了5万只规模的蛋鸭养殖场,日产商品蛋5000枚以上,解决了20多人就业问题。2019年他提议并筹资成立了梨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一步盘活固有资产。用好现有资源,利用能人效应。梨园村的优势产业就是蔬菜、西瓜种植,因此,他联系种植能手合作建设110个钢架蔬菜大棚,种西瓜和蔬菜,2020年收入超过20万元。

  作为一个长年累月坐惯办公室的干部,在村里高强度走访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到右腿有点不适,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就这样一直坚持着,直到2019年10月13日。这是个周日,他像以往一样放弃回亳州休息的时间,准备继续到贫困户家走访,但当他迈出大门时,突然感到右腿膝盖处撕裂般疼痛,再也无法迈动右腿了。经医院检查,发现他右腿膝盖骨半月板因磨损严重导致断裂,必须尽快手术。在医院手术期间,医生对他说:“半月板修复手术后,没有三五个月的静养是不行的。”然而,他仅仅住院6天就出院了,架着双拐默默地回梨园村工作。疗伤虽要紧,但作为下派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的责任感,驱使他忍受着病痛也要回到他为之奋斗的梨园村。继续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贡献力量。

  2020年在疫情严重时期。大年初五就匆匆回到工作岗位,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每天骑着他的标配小三轮车,走村串巷,广泛宣传防疫知识,指导人员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叮嘱群众放松心情,加强自我防护。在防疫卡口,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到半夜,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紧盯重点户、重点人员,防止疫情扩散。紧锣密鼓的防疫宣传,令广大农村老百姓都形成了“居家安全”的防范意识。有村民问他:“修书记,你到村里来,不害怕吗?”他说:“当然害怕啦!但我是共产党员,疫情防控,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梨园村,他奋不顾身。3年来,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兑现他当初到村时暗许的诺言。在他的谋划下,2019年,梨园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由2016年一分没有,到2020年75万多元。贫困发生率降由2014年的2.52%至2020年全部脱贫,顺利实现户脱贫和贫困村出列目标。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党员干部整体素质逐年提高。

  整齐的照明设备,干净的硬化道路,设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体育小广场,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等应有尽有……走近如今的蒙城县乐土镇梨园村,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新村映入眼帘。梨园村的村民从未想过往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会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三年多来,自下派梨园村以来,修志始终坚守扶贫一线,每年逢年过节都很少回家。不仅本人多次捐款、捐物,还积极争取机关和社会人士捐赠支持,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希望做的事,为脱贫攻坚做出应有的贡献,得到了梨园村群众的广泛认可。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

修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