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然今年35岁,但参加社区工作已有9个年头,参加过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专项工作,但他坦言,这次抗击疫情的工作是所有工作中时间最紧、任务最重的。由于疫情工作需要,2020年的大年初二就上岗工作,唐浩然丝毫没有犹豫,因为他深知,社区是政府最基层的单元格,社区工作者是与百姓接触最密切的工作人员,动起来、早防范要比事后补救节约很大的资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通知后,他和身为医护工作者的妻子商量,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岳母家照顾,夫妻二人双双走上工作岗位,抗战疫情。
唐浩然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楼上楼下、挨家挨户排查外来人员,为大家发放出门证。反复呼吁居民戴上口罩、减少聚会,坚守出入口规劝居民减少外出。排查、消杀、发证,唐浩然不知在14栋楼69个单元920户之间往返多少次,话说多了口干没有时间喝水;楼梯爬多了腰腿疼顾不上吃药;居民不理解抱怨也没有一丝怒气。唐浩然说:“我们是基层工作者,是守护百姓的第一责任人,是走在最前沿的抗疫战士,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坚守阵地,必须稳住民心。”
在这次抗战疫情工作中,唐浩然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活、险活他全都揽下,不仅负责消杀、排查等日常工作,还专职看护密切接触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最多时包保将近20户。当同事们要求与他分担时,他总说,“我是男同志,我年轻,多分担些工作没问题的。”每早巡查封门情况、两次打电话询问体温测量情况、帮助密切接触人员购买生活物资、耐心疏导他们的不安情绪……这些都只是唐浩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一天中午12点到晚上9点半,他负责看护一位密接人员,出于安全考虑,他不能在楼道里看护,只能在楼外对着单元门的小广场值班。唐浩然上身穿着羽绒服,下身裏着军大衣,但依旧没有抵住严寒,回到家中,他的膝盖冻得不能弯曲。第二天起床,唐浩然的腰部和双腿传来刺痛,他深知这是前一天值班被冻伤了,他咬着牙贴了几贴膏药,按时去上班。到岗后,他没有因为身上的不适怠慢工作,而是一如既往地开展相关工作。
高强度的工作丝毫没有击退唐浩然投身抗疫一线的信心和决心,他说,“守护千万户小家,筑牢基层防线,就是为战胜疫情打牢基础,我们社区工作者会共同努力,共同期待抗战疫情的胜利。”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