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周绍东

周绍东

国家税务总局宜良县税务局三级主办

周绍东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亘故至今永不改变的事实,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或许,在现代人的眼里,孝亲敬老变得可有可无,在大家奋力最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孝亲敬长这名词在慢慢消退了。但孝为人之本,一个懂得回报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父母养育了我,给了我一个温馨的港湾,相信大家看见“孝亲敬老”这个词,都会想起家里的亲人,尤其是比较年迈的老人家。今天,我要就我的亲身经历,与大家谈一下这个话题。

我现在是国家税务总局宜良县税务局职工,1994年9月参加工作。1997父亲患胃癌,医治无效去世。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还未来得及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就失去如山的父爱。母亲多年来一直在家务农,长期体弱多病,在此期间,大弟下岗在家,二弟正读高中,我承担起了一个长子的全部责任,工作之余的全部休息时间,都回到老家帮母亲干农活,母亲看病的医药费和二弟读书的所有费用均由我负担。

1997年与妻子张红梅结婚,妻子在宜良县工商银行工作,至此状况有所好转,但在2013年3月妻子生病住院,女儿刚上高一,妻子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并发恶性胸腺癌,并于当月做了恶性胸腺癌切除手术,随即4月到上海肿瘤医院进行放、化疗,我请假两个多月陪同前往治疗,患病后近8年来一直辗转昆华医院、上海肿瘤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之间做恶性胸腺癌切除后的放、化疗,术后定期复查治疗及重症肌无力的维持治疗。妻子自患病开始直至现在身体状况极差,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人悉心看护,长期病休在家。面对妻子的身体状况,我不离不弃,在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妻子也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2017年9月弟弟车祸罹难,离婚后由其抚育的女儿才上初中,面对失去父母的侄女,我视为自己的女儿,从此由我监护、抚养,我承担起了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角色,一边是病重的妻子,一边是失去父亲的侄女,加之弟弟的离世,父亲病逝20多年,本就年老体弱多病一直由我照管的母亲,更是雪上加霜,心理上承受了难以想象的打击,经常性生病住院。

面对多重变故,我感觉身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对于长期病重的妻子,我是一个丈夫,我有义务和责任与她风雨共担,自妻子患病以来,我陪伴其辗转于多各医院,细心照料;作为儿子,对母亲的孝敬、陪伴和赡养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我再忙再累,总要抽时间去陪陪母亲,母亲生病住院,我第一时间赶到病床前;对于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侄女,我是她的依靠,她遭遇的生活经历本就不是她这个年龄所应承受的,所以,抚养是小问题,学习、教育、思想才是大事情,从孩子的作业督促到学校的家长会,都时时事无巨细。

面临家里这一系列重大的变故,家人的支持、陪伴和理解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支撑,岳父岳母一家对此毫无怨言,在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的很大支持和帮助,一家人同心齐力,风雨同舟,伴我迈过一道道坎。民间有一句最朴实的俗语,“廊檐水,点点滴”。这些年家里所发生的一切,家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以及我身体力行所做的一切,女儿从小耳闻目染,看在眼里,对父母及家人懂得感恩、孝敬。

这就是传承的力量,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或许不会像王祥一样卧冰求鲤,或许不会像杨香一样扼虎救父,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

周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