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荣,女,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学历,2015年正式退休,任二九〇农场北望海管理区女工主任。
35年初心不改,35年使命在肩,她是父老乡亲的“领头雁”,她是困难职工的“定心石”。她用柔弱的臂膀托起了党和人民的重托,用实际行动和无边大爱彰显着新时代女性的巾帼风采。
1986年,李召荣在第三十五作业站职工的民主推荐下,光荣的当选为作业站的女工主任。从上任的那天起,她就给自己立下了这样一个誓言,“一定要干出个样来!”
在管理区女工主任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35年。记得刚当上女工主任的时候,平时在姐妹中“点子”挺多的她,突然不知从何干起了,两天下来就急得满嘴起泡,嗓子生疼。爱人看她这样,不理解地说“你们老娘们能干啥?还真拿自己当干部了!”一句话惹得她火冒三丈,“谁说女子不如男?我非带领姐妹们干出个样来,让你们这帮老爷们看看。”李召荣在心里暗暗的发誓。
在走访征求工作意见的过程中,她发现每到农闲时节,作业站的女工们就聚在一起玩牌,经常因为一点输赢闹得面红耳赤,邻里间无形中多了不少隔阂,而自家门前的环境“三包”却无人问津。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和作业站领导商量,积极组织全站女工开会,带头组建了“女工服务队”,带领姐妹们利用闲暇时间,尽自己所能美化作业站环境。几年下来,服务队累计清运垃圾、挖沟、修路、铺沙、植树、栽花,每项工作都少不了女工的身影,作业站的老爷们都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精神病患者小李父母早亡,很多人嫌弃他是个疯子,身上又脏又臭都躲着他,李召荣看他成天疯疯癫癫的怪可怜的,就把他当亲弟弟一样照顾。因为经常犯病,小李大小便常常失禁,李召荣就每天给他换洗衣服,经常把他领到自己家里让丈夫帮他洗澡,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让他吃完,再打包一份带走。
后来小李被管理区送去医院接受治疗,只要是回管理区,小李第一个就会跑回李召荣的家里,三姐长、三姐短的围在她身边。管理区那些没有父母的、没人管的人平时都愿意跟着李召荣,有啥事儿都找她,时间长了,一些不理解她的人都议论她说“她是不是傻,是精神不好吧。”不仅外人不理解,家里人都劝她说,“差不多就行了,管理区百十多户人家,非亲非故的你挨家管,管得过来嘛!”
可李召荣却说,“乡里乡亲的都是一家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你不管,我不管,他们日子还怎么过?”
种植户老王种地需要资金,他家又不符合贷款条件,李召荣就用自家的地做抵押为老王贷款了13万元,没等还款他就发生意外死亡了,他的两个儿子,一个联系不上,一个患有脑血栓,看着支离破碎的家庭李召荣的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她二话没说,不仅出钱为老王的儿子看病,还拿着自家的钱把老王的贷款还上了。
2018年7月份,本身就是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小郑却不幸患上了乳腺癌需要住院治疗,可她丈夫与孩子都是残疾人,根本没办法陪护。小郑非常上火,得知情况后,李大姐怕她上火影响治疗,就什么也没想,放下家里的活就奔医院去了,在医院整整照顾了她23天,并为她承担了住院期间所有的陪护费和她每日的生活费。在陪护完小郑住院治疗后,得知她的丈夫没钱补交养老金,李召荣便自掏腰包帮他垫付了八万元,让他有了可靠的养老保障。多年来,她累计为贫困户垫资、担保200余万元,10多户家庭在她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她的故事还有许多,为解决用工难她成立了“女子打工队”“志愿者服务队”;2013年抗洪她成立了巾帼志愿者炊事班,还组织女工灌沙袋、码子堤、巡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她主动报名当起了志愿者,在农场网格卡口负责登记、测温,寒冷的严冬每天都要在外面坚持三、四个小时,手脚冻的冰凉,却从不抱怨。
李召荣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5年,她被光荣地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并进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再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北大荒女工的风采。
李召荣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我不能忘记我仍然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我要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只有大家富裕了,我的梦想才更加完美”。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