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国伟,宜昌市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驻雅畈村第一书记。
罗国伟现年43岁,任宜昌高新区白洋镇雅畈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他牢记军人本色,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腔热血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中,一心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为雅畈村脱贫攻坚无私奉献。他心中始终装着贫困群众,唯独忘记了自己。
019年10月,宜昌高新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干部罗国伟,是单位业务科室的骨干力量,生活在宜昌城区,与家人每天团聚、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单位领导找到他谈心,说单位正在物色人选到白洋镇雅畈村任扶贫第一书记,他是候选人之一。罗国伟心里知道,驻村扶贫干部需要“5天4夜”吃住在村,家里的孩子才6岁,心里多少有些打鼓。但他心想自己曾是在西藏当过兵能吃苦的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就应该冲锋在前。于是,罗国伟一边做家人思想工作,一边向领导请缨,希望能够下派到村里任职。
就这样,罗国伟扛起责任独自来到了雅畈村,村里的干部看他是从城里来的,想给他安排一个舒适的落脚点,但罗国伟毅然拒绝了,他自己找到一家贫困户,把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简单收拾一下就住了进去。
到任后,雅畈的现实情况就给罗国伟来了一个“下马威”:雅畈村是白洋镇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白洋镇之首,加上近期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正是人心浮动、情况最为复杂、工作难度最大的时刻。
但罗国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挺起腰杆、打起精神、鼓足干劲,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当他了解到贫困户方为政,为给患脑瘤的孙子看病卖空了家里的稻谷和值钱的东西,罗国伟二话不说把手里仅有的1000元钱,全部交到了方为政手中,并鼓励他说:“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一定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那段时间,罗国伟到处问政策、跑手续,成功为方为政申请办理到了低保,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
罗国伟了解到贫困户小崔及小覃中职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他多次上门做工作,对她们进行思想开导,鼓励她们说年轻人要多读书,只有长知识后才能回报家庭,过上好日子。在解决了思想问题后,他又踏上为她们铺平学籍之路,不厌其烦地向学校和教育部门争取,最终使她们进入了课堂。
贫困户孟宪立因病卧倒在床,罗国伟及时与他家人联系协助送到白洋镇卫生院,因情况紧急需转院,他又帮助转入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为了保证病人得到充分的营养,他在家煲好了鸡汤送到病人的手中,病人接过鸡汤感动地流下了热泪,紧紧握住罗书记的手深情地说:“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
在获悉残疾人贫困户闫必全(下肢残)还住在窝棚里,罗书记积极谋划他的住房安全,通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在他原来的老宅基地建起了80平方米的砖木房屋,解决了一家人的居住问题。为方便闫必全驾驶残疾车出行,又为他硬化了50米水泥路,打通了“连心路”“利民路”。
贫困户闫孝苹房屋屋顶破损,罗国伟说:“一个哑巴住在这个房子里,如果垮塌他连话都不会说,会是什么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想方设法为他筹集了一万元维修资金。
罗国伟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