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冬梅,女,现任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在检察机关从事信访工作21年,郑冬梅始终秉承 “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执法上服务群众,勤勤恳恳履职尽责,共接待来访群众13000多人,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000余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6000多起。担任部门负责人以来,实现了全市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真正做到了问题解决在当地,矛盾化解在基层。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泰安市十大法治人物”“市直机关优秀公仆”“敬业奉献先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美人物”等,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她所负责的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连续三届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文明接待室”,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示范窗口”,2019年被授予“市直机关共产党员先锋岗”。
带着情感工作,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郑冬梅用心理解当事人的难处,体会他们的苦处,把群众的事当“大事”办,群众来信当“家信”,来访当“家访”。用群众最接受的方式沟通交流,用最便利群众的途径处理问题,用群众最信服的方法执法办案。注重从细微处着手,倡导“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把椅子”等接访小礼仪,看似不起眼,却让群众真切地体会到,检察机关是老百姓可以说话的地方,让群众深深地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多年来,她用情理和法理消除了因邻里纠纷引发的两个家族的积怨;用真诚和细致使上访8年之久的申诉人服判息诉;用韧劲和拼劲使一件又一件看似无解的信访问题得以解决;用耐心和坚持化解了涉及200多名被害人的群体访事件,所参与化解上访老户、缠访、闹访案件,无一起出现反复。
坚持秉公执法,用心服务保障大局
严格依法,秉公办案,依法办理各类信访案件,连续5年实现检察环节信访矛盾一次性结服率和源头化解率“两提升”。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用心服务大局,对可能引发聚集上访、群体性事件或个人极端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常态排查、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超前做好工作。全国各级“两会”、党的十九大、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大敏感节点期间,牢牢守住了信访不出事的底线。党的十九大期间,圆满完成进京值班维稳工作任务,因表现突出受到省院通报表扬,被评为泰安市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用啃硬骨头的精神,圆满完成了高检院督办及省级领导包案的8起信访积案化解工作任务,得到高检院、省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法律信仰
引导群众信法、守法、尊法,是郑冬梅作为一名检察官最大的心愿。她坚持用法治思维对待案件,用法治方式处理案件,并以此引导和影响群众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执法中,不简单就案说案,就法说法,而是将心比心,努力走进当事人内心,体会他们的感受和心情,从“情、理、法”角度,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司法机关处理决定。她坚持讲深、释明、说透;一个角度讲不理解的,就换一个角度再讲,一遍一遍,不厌其烦。谢某对判决不服,多次扬言检察院不抗诉,就到北京自焚,让办案人没好日子过。经复查,案件判决正确,她坚持不予抗诉,同时对申诉人依法说理,充分阐述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当面答复后,当事人没有继续申诉。多年来,她努力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当事人,受帮助群众达5000人次。发挥检察职能助力脱贫攻坚,通过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帮助20多名贫困户解决了生活困难问题。
20多年来,郑冬梅无怨无悔坚守在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前沿,心系访情,行为民生 ,带着情感、责任执法,努力把群众合理的诉求解决到位,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自己的工作中,用一信一访一案架起桥梁,让百姓走向法治的怀抱,用真诚诠释司法人员执法为民的情怀。
猜您感兴趣
法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