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名人网 > 法治人物 > 胡国超

胡国超

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裁决庭四级法官助理

胡国超

  胡国超,男,1986年出生,河北承德人,法律硕士。2009年在甘肃政法学院新闻学本科学习期间入党,2010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12年在校期间通过司法考试,2013年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后在广发银行江门分行任法务经理,2016年通过河北省公务员四级联考进入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在中院执行局各部门见习后调入执行局裁决庭任四级法官助理。

  二、曾获荣誉

  2016-2017年,承德中院“优秀共产党员”;

  2017年12月,承德中院“优秀调研文章先进个人”;

  2017年,承德中院“两学一做”知识竞赛三等奖;

  2018年4月,承德中院记个人三等功;

  2018年6月,承担河北省法学会研究课题结项。

  2018年,河北高院记二等功。

  2019年6月,承德市委组织部嘉奖。

  2019年,河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会年会学术论文二等奖。

  2020年10月,承德中院专题机关学习分享宣讲活动二等奖。

  2020年11月,河北高院2020 年度重点调研实务课题良好等次。

  2020年,年度公务员考核等次“优秀”。

  三、政治表现

  本科学习期间因学习成绩被发展为中共党员,入党后一直自觉坚持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紧跟党中央指示精神,热情参与组织活动,主动承担党组织安排的各项任务。在广发银行工作期间担任分行团委委员。

  到承德中院以来,先后担任执行局党支部、执行局二支部支部委员,协助支部书记组织开展支部日常管理工作、收缴党费、组织各类党支部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带头学习政治理论,发挥写作特长,帮助广大党员提高学习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工作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通过日常工作积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定拥护党中央和上级法院各项改革部署,通过扎实工作和不断钻研业务等切实行动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初心。

  在本职工作之外,通过平凡的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到双桥区红石峦社区进行普法活动,通过生动风趣地讲解,为社区小学师生、社区居民普及宪法知识,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内容;主动请缨参加“防疫一线党旗红活动”,支援长安小区值守和外来人员排查工作;积极协助扶贫包村干部开展慰问和走访调查工作。

  四、工作业绩

  2016年下半年进入承德中院执行局,先后在裁决庭、实施处、申诉审查处和综合处轮岗锻炼,期间均能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得到各部门领导肯定。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活动中,兼岗综合处文秘、宣传、法官助理和执行指挥中心等多项工作,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工作压力下,在完成好领导交办任务的同时能够积极创新、不断提升岗位价值。不完全统计,在综合处等部门工作期间共处理执行局各类公文100余个,协助领导起草各类讲话、报告和执行规范制度等50余份。负责或协助组织所有重大执行工作会议会务工作,整理了数万字的会议记录并一一制作了清晰的电子档案。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文秘工作:跟随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负责执行联动工作的具体联络工作,制定人大代表联络方案并收集整理反馈意见等。

  特别是在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工作期间,恰逢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起步阶段。如何协助局领导和执行法官发挥好执行指挥中心“三统一”功能成为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经常随领导赴一线督导调研,和一线执行干警共同研讨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查阅大量资料,学习借鉴先进法院的经验做法,尝试着草拟了中院执行局《指挥中心工作细则》、《执行悬赏细则(试行)》等规章制度。在负责组织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的自报材料过程中,针对各基层院报送的材料进行逐个沟通和辅导,不厌其烦地完善和修改。在最高院网站刊载指挥中心工作原创稿件1篇,单独或联合撰写的4篇相关调研文章被收录进中院《承法调研》文集。

  发挥本科新闻专业特长,兼任中院执行局宣传员,负责全市法院执行系统执行宣传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工作。在全市法院执行局建立起执行宣传通讯员微信群,向院领导提交了《关于做好执行宣传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提出了较为科学可行的执行宣传工作方案。2016-2019年共撰写或编辑了全市法院执行主题的内网稿件30余篇,外网稿件近300篇;协助省市级电视台现场拍摄了10余期执行专题节目,参与网络直播活动5次,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执行宣传素材;提出建议并最终落实了在公交车上张贴执行公益广告的宣传方案;参与撰写了7集执行公益微视频的脚本并成功在承德电视台、全国“基本解决执行难公开网”播出,组织全辖法院在2家市级报纸定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开通“承德执行”头条号,目前已经编辑发布今日头条文章50余篇,累计阅读量近4万。

  来执行局裁决庭工作后,主要工作内容由行政管理转变为审判业务。面对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一方面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适用方法和裁判规则;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撰写工作总结,挖掘类案的产生原因,将视野拓宽至与案件相关联的领域,去探求法律适用取得更好社会效果的方法。接待当事人、接受电话咨询、草拟法律文书、统计审判质效指标、做好执行专业法官会联络员……这些琐碎且繁杂的日常工作,因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而得以认真完成。

  在完成法官助理忙碌的本职工作同时,只能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学习。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执行领域法学理论和经验,学习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典型案例和裁判规则……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执行争议和执行法律适用问题,在强烈的“本领恐慌”和危机感驱动下,不得不给自己贴上“学者型助理”的标签,虽然名实不符,但确实起到了明确目标、鼓励自己孜孜以求的作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是成功收集到了数十个典型案例;经庭长同意建立了全市执行裁判工作联络微信群,交流分享业务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6月河北省法学会对自己独立完成的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诚信法律化研究》予以结项,2020 年度河北高院重点调研实务课题获得良好等次。

  五、廉政和作风

  在自己的书架上,《毛泽东同志选集》、邹碧华《要件审判九步法》这样的书籍被特意放在显眼的位置上。不仅仅因为这些书籍教会了自己很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伟人和英模总能给自己以莫大的鞭策,让自己永远记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记得在一次中院机关党委组织的宣讲活动中,自己带领同事们虚拟游览了内乡县衙,遍读这座旧时代官邸中的廉政勤政楹联,那几个“公生明,廉生威”的石刻大字历历在目。莫大的欣慰就是,醉心于追逐升官发财的卑微动机始终未能战胜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的简单想法。因此,进入法院工作后总是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案件,通过换位思考来尽量感受当事人的喜乐哀愁,尽可能的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虽然连续三年被授予中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自知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自我革命”将是共产党员穷其一生予以解决的课题。2021年初父亲突然病故,给自己和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母亲从不因家务事干扰自己的工作、始终鼓励自己要继续努力,妻子也任劳任怨地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从不抱怨自己近乎平常的加班加点,自己成为良好家风的最大受益者。

  蓦然回首,自己有幸走进人民法院大门、尽心守护法律天平已经有1700多个日夜了。我想对身边的同事们说,你们在对我予以肯定的时候,纷纷谦虚地隐藏了自己同样、甚至更多的辛劳和付出。哪里有什么“最美”政法干警?守护祖国和人民的,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群体。

    猜您感兴趣

    法治人物

    胡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