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男,汉族、 1967年9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大学本科学历,主任医师。现任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获“红河州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优秀党务工作者”“红河州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五星先锋党员”“红河州卫生局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红河州我最信任的医生”“云南省第三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先进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发挥党员先锋,筑牢抗疫防线。“做医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把病人治好,让病人开开心心离开医院。”霍松主任不断学习,用高超的医术为病人减轻痛苦,并且他一直都是这样做的。面对疫情,霍松主任提前带领全科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演练,清洁、打扫、消毒病房,调试检查各种设备,优化流程,防护培训等做好各项救治工作准备。1月25日凌晨2点红河州第一例确诊患者送入到我院后,感染科没有一丝慌乱,所有的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霍松主任立即和州级专家组一起对患者进行了会诊,根据病人的各项检查及当时的状态制定了详细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每天召集专家组成员对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会诊,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在入院治疗后总吃不下东西,也睡不着觉,霍松主任敏锐的意识到,这是由于恐慌而引起的一种应激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合理身心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很快康复,也成为了云南省第一例治愈出院的患者。患者出院后,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霍主任第一时间制定了详细的随访计划,并亲自对患者进行随访,每一次随访,霍松主任都详细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同时霍主任还根据每天的随访情况安排好各项复诊事宜,根据患者的复诊结果对其康复状态进行评估,展现了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为进一步统筹一线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院党委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临时党支部,由霍松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临时党支部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工作,认真履行医院党委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为后期医院防控救治新冠病毒肺炎战役提供组织保障。
率先垂范,全身心奉献。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作为共产党员、救治组副组长,霍松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出现疫情以来,他一直没有休班,每天24小时几乎全部奋战在防控一线。疫情救治工作高危而繁重,霍松主任克服所有的困难,带领全科室人员积极为患者治疗,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和提出宝贵意见。每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入负压病房后,霍主任都全力以赴组织大家讨论病情,并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长时间工作已成为常事,虽然睡眠严重不足,但他依然每天准时和同事一起出现,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中。他既要开展防控和诊疗工作,又要接听数不清的咨询电话,每一个咨询他都认真对待,详细交代注意事项。为了不漏诊一个病例,他一边救治患者,一边普及防控知识。他深知,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在繁重的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压力面前,霍主任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营造科室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科室医护人员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霍松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下,红河州首例确诊患者2020年1月31日13时40分治愈出院,也是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第一个治愈出院的患者,实行继续隔离观察,并由医院专家每天按时随访。截至3月1日红河州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清零,为红河州乃至云南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献身专业,无怨无悔。1991年,毕业后的霍松主任分配到我院感染科工作,他不惧危险,不畏艰难,满怀热情,无怨无悔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通过霍主任的努力,医院感染科在医疗水平、医疗质量、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全州感染科的引领科室及楷模,他带领着团队获得一个又一个的佳绩,2019年在他的带领下感染科以云南省第一的好成绩获得“云南省感染专业重点专科”称号。他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曾获州科技成果三等奖5项,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29年来,他心无旁骛地坚守在这一特殊的医学领域,义无反顾,潜心钻研,在日常感染性疾病诊疗和历次传染病防治中,霍松主任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任。每一场感染性疾病的重大战役,霍松总是严阵以待,奋不顾身鏖战在“紧急应对”的最前沿,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专业技术,时刻守护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公共安全。他以一名感染科医生特有的感染力,让备受折磨的感染病患者感受到医患情深,让危及城市安全的传染病疫情得以及时控制。齐心协力用生命守护群众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用坚定信念为支撑做勇敢的逆行者。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