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生,1948年生,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人。1969年进入广丰霞峰镇赤塘村卫生室从事农村卫生工作,55年来努力做好村民健康守护人。自2014年起,他成为家庭签约医生,负责赤塘村下辖的3个自然村4000多名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曾获得“2021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2022年第三季度“江西好人”;2023年3月被评为“第八批上饶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2024年7月,《人民日报》版面头条报道李信生“走村入户,画出问诊地图”的优秀事迹。
要做百姓贴心人
1968年,李信生大学毕业,由于工作分配政策调整,学习林学专业的他没有找到对口的工作,便回到赤塘村老家,打算暂时务农。“家在山上,路是小路,连自行车都骑不了,万一生病了,就医很困难。”李信生说,那时乡亲们如果想就医,从村里徒步去最近的公社医院,少说也有6里路,到县医院,更有将近20里路。1969年,村里要办一个卫生室,霞峰镇公社医院下派一名驻村医生,但缺一个助手。村干部找到了李信生:“小李,你是读书识字的,不如你先试试?”李信生想了想,答应了下来:“既然乡亲们需要,我就努力跟着驻村医生学!”
师父顾淑贞只比李信生大三四岁,工作细致耐心。那时,卫生室日常所需器械很少有一次性用具,需要现场消毒;玻璃吊瓶定额供给,要下山走很远的路用扁担挑上来。配药抓药、器具消毒、下山运药,李信生就从这些基础工作做起,默默学习。
在顾淑贞的帮助下,3年后,一些常见病和外伤包扎,李信生都能处理得不错。1974年,李信生参加了相关部门组织的赤脚医生培训班,经过考试,他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正式成为一名医生。
乡村健康守护者
后来,随着“新农合”政策覆盖,村民去大医院看病的负担小了,但李信生身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要给村民们普及政策,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我就帮他们保管新农合证。每次给病人开药,要仔细登记,定期梳理,定时找上级主管部门报销……”李信生说,“事情虽然琐碎,但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做好。”
此外,随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开展医学科普、推动儿童接种疫苗、进行健康随访……李信生的工作内容在变,但呵护村民健康的心不变。2008年,本可以退休的李信生,选择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继续忙碌在乡间。
健康生活引领者
2014年起,广丰区推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为每一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李信生加入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队,职责范围是赤塘村4000多名村民。相比于乡村医生大部分时间在卫生室坐诊,家庭签约医生更多的是要走进村民家中。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神圣的工作,严寒酷暑的考验,白天黑夜的奔波,持之以恒的坚守。李信生坚持全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实时为重点人群监测血压血糖,定期上门为慢病患者做随访服务,给予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指导,且经常利用傍晚村民劳动回家的时间上门服务,引导和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逐户逐门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台账。
他所服务的霞峰镇赤塘村常住人口4000多人,地域宽广,人员分散,是全镇9个村居里地势最高、交通最不便利的村。为能全面掌握辖区居民的居住分布及健康状况,李信生挨家挨户走访,手绘路线图,详细地把每一户的位置标注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在日常工作中,李信生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当作一项重要使命来完成,积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服务,带给老百姓更多“听得懂、用得上”的健康知识,大大提高了居民健康保健意识。
1948年出生的李信生,今年已经75岁,但他仍选择坚守在基层岗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2022年8月,李信生不幸中风,行动不便的他对手头的工作却依然放心不下。在身体还吃得消的时候,李信生便会约上当地卫生院医师一起把赤塘村大大小小的路再走一遍,让这份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