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超,男,1980年生,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主任医师。从医20载,无论作为医生、科室副主任、副院长,谢文超都勤奋耕耘,敢为人先,作出无愧于岗位的成绩。“做一个有温度的人”,这是谢文超对自己的要求。他钻研医技医术,牵头组建医院胸痛中心和房颤中心,均获得广西“国字号”认证;他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参与的《院前院中院后连续服务模式构建及产业发展》,是广西致力于解决患者院前院中院后信息孤岛的重大专项。
勇挑重担
玉林户籍人口数743万,人口基数庞大,随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也随之增加。“很多人不重视胸痛,也不懂得胸痛的危害性,特别是农村患者,因为缺乏基本常识和就医意识,有些患者甚至没到医院人就没了。”此类情况屡屡发生,让谢文超也感觉到十分无奈和痛心,建设胸痛中心的想法油然而生。
2014年,34岁的谢文超已经是一名心内科的骨干医生,于是他开始积极牵头组建医院胸痛中心和房颤中心,从策划、筹备等工作层层推进。两大中心的建设在区内可以说是先行先试,均获得了广西“国字号”认证。受益于两大中心建设,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的例数、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例数逐年增长,2022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644台,射频消融527台。胸痛中心建成后,心肌梗塞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闭塞血管开通最短仅需要12分钟。该院的救治数量及质量指标均位于广西同级医院前茅,惠泽广大百姓。
两大中心的建设也得到了主管部门认可,随着技术能力的提高及规范性建设,医院获批成为国家级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作为国家胸痛中心建设培训讲师的谢文超除了致力于玉林地区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的建设,认真践行分级诊疗工作,积极推广新技术,还到区内外10余家三甲医院、县市区医院指导胸痛中心建设,并且带领本地区10余家各层级医院成功创建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此举大力推进了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玉林市及周边地区心脏病患者的救治率。
敢为人先
随着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如何建立精准的数据系统和实施更加有效救治,成为谢文超思考探索的又一个新问题。
思考之后便付诸于实践。谢文超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研发人员,通过与广西医科大学联手合作的项目《院前院中院后连续服务模式构建及产业发展》获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针对医疗服务模式片段化、分散化等问题,依托医院健康大数据,构建心血管疾病和广西地方常见病等慢病全过程连续服务模式,旨在建设具有广西特色、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产业示范基地,这同样是广西首个致力于解决患者院前院中院后信息孤岛的重大专项。目前,院前院中建设颇具成效,在SCI及中文核心医学期刊发表论文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计算机软件著作两项,院后建设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谢文超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有三项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已结题的项目中获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三等奖各一项。
担当作为
谢文超擅长冠心病及主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独立开展TAVR手术、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及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创伤小、恢复快、痛苦低、安全性高的手术选择,为广大高龄、高危患者带来了“心”的希望。“当上副院长后,我80%的时间用于医院的管理,但我还是坚持出门诊,这是我本职工作的需要。”谢文超说。
作为医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他尽责履责,干在实处,落在实处,用身姿诠释担当。医院的成本运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它事关医院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事关广大老百姓低成本看病。医用耗材是他主抓的一个方向,“医用耗材分为治疗性、辅助性,在能够保证医疗安全、满足临床需求的前提下,能不用的坚决不用,能用国产,不用进口。”为此,医院成立了医用耗材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组,统筹协调医院内部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分解任务,落实到医疗组及个人,逐步推进医用耗材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2022年同比往年耗材的采购金额及耗占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管理要有温度,不仅对患者要有温度,对同事也要有温度,要设身处地为老百姓和下属着想。管理制度不能生硬机械照搬,否则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这是谢文超的最大体会。他上任后,先后针对实际情况,主导推出了很多管理方案,向精细化目标迈进。比如对医师、医技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和综合表现实行全方位量化考核的《医师医技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年度记分考评管理办法》,全面提升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住院部临床科室医疗岗位分层管理办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科主任考核管理办法》等等。
当谈到荣誉时,谢文超目光坚毅:“组织给了我那么多荣誉,唯有努力工作才能回报组织对我的信任”。当谈到医院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时,他又谦虚地说,与发达地区的同行相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要进一步努力探索。“新的形势赋予了我新的挑战,唯有坚守初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钻研技术,举步维艰勇攀高峰!”
2021年4月,荣获“2021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