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男,1974年2月,铜陵市市立医院石城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2021年3月-7月,石城医院服务群众接种疫苗13.4万余人次。4个多月,刘魁未休过一天假,从场地布置、人员培训、疫苗的配送协调与冷链管理,到完善接种流程、处置异常反应,每项工作都亲自把关。6月16日,刘魁在疫苗接种现场不慎摔了一跤,诊断为左侧髌骨骨折,但他仍坚守一线。
疫情防控的“领头雁”
当日历翻到2020年春节前后,人们不会想到,新冠病毒突袭而至。面对病毒肆虐,铜陵市立医院石城医院院长刘魁迅速组织成立抗击疫情指挥部,紧急集结全院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冲锋在最前沿,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生命保卫战,奋力当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守护神。
作为一名指挥长,刘魁带领指挥部人员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指导各组制定完善各项具体防控措施,医务人员防护、患者管理、消毒管理、指导属地社区防控等,每一项内容他都要严格把关,反复斟酌,确保万无一失。白天,他带领指挥部人员巡查督查,紧盯每一个点,现场研究解决发现的每一个问题。深夜,他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医院和社区疫情防控点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最容易出现的漏洞在哪里?他依然在思考着。
谁都不是生而英勇,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前行。面对疑似病人,刘魁不顾个人安危,穿上防护服,率先冲在前,亲自排查疑似病人,把安全让给别人,置自己于危险之中。“我是一名医生,是院长,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什么理由不冲在前?”
愈是艰难险阻,愈显担当作为。面对千头万绪、千难万难,刘魁带领着医护人员无私忘我,负重担当,在做好医院疫情防控及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克服人手不足困难,主动承担4个社区和汽车站、火车站等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协助社区和相关单位做好小区封闭管理、有关人员摸排核查、回铜人员监测体温、登记筛查、志愿服务等,打好阻击疫情的前哨战,用党员的“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群众的“安全指数”。
复工复产的“护航员”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一个都不能少。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场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为科学地做好企业开复工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刘魁克服人员紧缺困难,针对复工企业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积极动员全院党员干部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组织了一支由52人组成的“绿马甲”服务团队,自2020年2月3日起奔赴铜陵经开区、狮子山高新区、郊区、义安区经济开发区园区及政府部门、养老机构、商超、学校等单位,深入600多家企业和单位的生产车间、办公场所、食堂等区域开展防疫指导,为企业及有关单位有序复工、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服务人口20多万,往来行程1000多公里。刘魁结合自己专业特长,立足于复工复产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工作条件,亲自带领团队针对不同行业,量身定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防疫措施,编写《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导细则》,并现场指导企业、有关单位帮助企业规范防控流程、完善防控机制。他带领团队用真情弘扬志愿者精神,用专业诠释职业态度,用行动书写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疫苗接种的“大总管”
加快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措施。铜陵市立医院石城医院作为全市疫苗接种的长期接种点,刘魁克服人员不足、日常诊疗任务等困难,积极响应号召,舍小家,顾大家,以忠诚、无私、敬业、奉献的大爱精神,主动扛起了接种点主战场的接种管理重任。
从刚开始的实施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的应急接种到至今的全民免费接种,他已连续奋战4个多月,没有节假日,没有下班时间,从接种点的场地布置、接种医务人员的组织培训、疫苗的配送协调与冷链管理、居民咨询答疑、异常反应调查处置……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面对接种工作重任,“困难是暂时的,总有办法克服的”他一直和身边的同事这样说,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完善接种流程,减少等待时间,给接种群众带来更大的便捷。
在新冠疫苗接种期间,刘魁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疫苗接种初期,需要协调安排的事情多,为了人民群众能妥善的接种上疫苗,他事无巨细,凡事都是他亲自过问,妥善安排,生怕出一点问题。6月16日,刘魁在疫苗接种现场不慎摔了一跤,在忍痛继续安排好接种任务后,他才进行了检查,发现为左侧髌骨骨折。大家都劝他趁机好好休息一下,但他只休息了两天,在摔伤后的第三天的清晨6点钟,他拄着双拐,第一个来到医院,处理各项事务。他坚守着那颗医务工作者的赤诚丹心和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服务初心,用自己的辛劳和奉献,战斗力“满格”地释放光和热。
从2019年初担任铜陵市立医院石城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一职以来,刘魁同志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团结拼搏,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强化服务,砥砺前行,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多项嘉奖。2020年11月,他主导成立的“绿马甲”健康服务团队荣膺“2020年度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团队奖”称号;2020年12月,获得“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