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珍,女,1963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桂珍40年如一日坚守在峪口乡段家湾村,当过乡村医生、代课教师、村支书、村主任,用柔弱的双肩将四副担子一肩挑起,是群众交口称赞的领头雁。刘桂珍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
为民服务 多干一些是一些
段家湾村比较偏远,长期以来医疗资源匮乏,当地居民的健康难以保障。1978年,面对个人升学梦想与家乡医疗需求的两难抉择,高中毕业的刘桂珍还是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转而参加了为期半年的村医培训。培训结束后,她回到村里,成为了那片山区唯一的乡村医生,有效缓解了段家湾村及周边几个村庄看病难的问题,惠及群众超过800人。只要村民需要,刘桂珍总是第一时间出诊,风雨无阻。较远的村子,单程就要走12公里;邻近的村子,路程虽短但地形崎岖,行走艰难。尽管如此,刘桂珍从来不会推辞患者的求诊。四十多年来,她坚持出诊不收费,药品也仅按成本价提供,对经济困难的患者更是直接免费治疗,有时甚至帮他们缴纳农村医疗保险费用。
段家湾村曾因经济条件差,难以吸引外地教师。1988年,村里唯一的小学教师离职,导致15名学生面临失学危机。这时,刘桂珍挺身而出,接过了代课教师的重担。1996年,因学校校舍修建,为不影响学生学习,刘桂珍主动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临时教室,确保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新学期到来,因正式教师仍未到位,刘桂珍继续代课,这一教就是29年。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段家湾小学没有一名学生辍学。直到2017年下半年,随着村小并入乡镇中心校,刘桂珍才结束了她的乡村教师生涯。
心系群众 蹚出一条致富路
段家湾村地处峪河深处,自然条件恶劣,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1996年,段家湾村“两委”换届,边治病、边育人的刘桂珍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又当选村委会主任,担子越来越重,但刘桂珍从不退缩。“抬头看大山、低头见石头”的段家湾村,地下无资源,当时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村民长期经济来源单一,生活比较贫困。刘桂珍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分析研究村里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和比较优势,决定发动群众在河滩地搞油松育苗。刘桂珍先在自家的三分河滩地里试验,到了第三年,三分地的树苗卖了7.5万元。
在刘桂珍的带动下,不少乡亲们跟着种起了树苗。刘桂珍也当起了技术指导员,给村民传授育苗技术;挨家挨户落实育苗面积,还垫钱送苗。刘桂珍的辛苦没白费,村民收入节节攀升,2017年段家湾村整村脱贫。2018年,刘桂珍牵头成立种植苗木合作社,让段家湾村育苗产业越来越红火,还带动邻村共同发展。到2019年,有17户进县城住上了楼房,13户有了小轿车,还有25位70岁以上老人在村里实现老有所养。“我的根在段家湾,我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谈到未来的打算,刘桂珍说。段家湾村青山绿水,夏季纳凉,秋赏红叶,可漂流野营,可休闲度假,是一个发展生态旅游的好地方。2025年初,段家湾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及村民代表多次开会讨论,决定打造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段家湾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正阔步前进。
默默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
段家湾村地处两山夹一河的峡谷地带,过去遇到山洪暴发,村民石头加土木结构的房子,不是被洪水冲出深坑,就是被山上的石头砸断房梁。每逢雨季,刘桂珍晚上根本不敢睡觉,常常撑一把伞,在村前公路边查看汛情。雨一直下,她就蹲在雨地里守着。2006年7月,一场大雨引发山洪,导致段家湾村众多老人与孩童被困于家中,在此危急时刻,刘桂珍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冒着大雨冲出门去,挨家挨户指挥村民撤离,全力引导他们前往安全地带。直至确认所有村民均已安全撤离后,才回到家中安抚自己的老父亲和小女儿。
2012年,段家湾村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了带动村民积极性,刘桂珍率先迁入县城。由于放不下村里的工作和乡亲们,她一直没有到县城居住,还留在村里,她表示只要有一户村民没搬走自己就不走,愿坚守到最后。在刘桂珍的带动下,段家湾村13户村民积极响应县里号召,先后搬迁进了县城。
搬进县城,新地方都有组织提供帮助,可老街坊们习惯了刘桂珍帮忙,开证明、办医保、人口普查、看病等都得找她。刘桂珍也乐此不疲,哪里需要往哪里跑。有人问她,63岁的人了,为啥让自己这么累?刘桂珍说,她忘不了乡亲们的好。她的老父亲下葬时,搬迁进城的20多位乡亲都来送别;卖苗木起树的时候,认识不认识的都来帮忙……
刘桂珍,一名普通的山村女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赞誉。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