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曙,男,38岁,民盟孝感市中心医院支部宣传委员,孝感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曾于西京医院进修一年,擅长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内镜下检查和治疗,尤其擅长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ERCP),消化道早癌诊治(ESD)等。
李光曙是孝感市中心医院的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也是民盟孝感市中心医院支部宣传委员。他是同事口中的好医生,是盟员口中的先锋盟友。他一直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疫情暴发初期,正值新年临近、万家团聚之际,他毅然请缨,作为首批应急队员进入隔离病房。当时大家都对病毒充满恐惧,并且缺少防护经验和设施,家人朋友都很担心,他说,“抗疫的战斗已经打响,敌情不明,我是先进盟员,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不第一个冲谁冲呢?”。
进入隔离病房后,他日夜监守病房,值班室就成为了家。为了节约防护设备,他穿防护服前不喝水,脱下时全身衣服湿透,腰酸腿痛站不起来已经是常态了。
新冠肺炎患者普遍比较焦虑,每次查看病人,他都会耐心与病人交流,安抚病人,鼓励病人,被同事笑称是查房最“磨蹭”的医生,他说,“我们不光要治疗病人的身体,更要重视病人的心理,积极的心理疏导,不光能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还能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重症病房的病情时常瞬间变化。有一次深夜,他和同事吴医生刚刚脱下防护服,突然听到监护仪尖锐的报警声,不好,35床的氧饱和度急剧下降!两人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再次穿上防护服,迅速冲进病房,实施紧急抢救。当病人需要转入ICU,两人顾不得加强个人防护,一路奔跑着拖着笨重的病床冲向ICU。防护服已经被刮破,事后问他为什么不先自己防护好了再行动,他说“时间就是生命,病情不容停下来,抢救病人永远是第一位”。
重症隔离病房的坚守,他既见证了孝感市首例死亡病例,也见证孝感市首批治愈出院的病人。再苦再累从不放弃一个病人,这是他的工作信条。
当病人逐渐减少,李光曙从重症隔离病房轮换出来,他不甘回家待命,又申请来到医务部,参加与重庆医疗救援队联合工作中,当起了联络员,记录、整理、传达着工作组每次会议指令,加班加点到深夜也从不抱怨,直到病例全部清零。
李光曙作风严格,数年来拒收红包数十次,经常受到患者好评。他专业上精益求精,率先在科室开展介入治疗(E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AT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戴着数十斤重的铅衣,忍受着放射线对身体的伤害,只为患者能用新技术得到最好的治疗。
工作同时,他认真撰写提案议案,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并多次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义诊、爱心体检、送医送药、捐款捐物、教授心肺复苏技能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民盟会员宣传报道。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