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必武,副主任医师,襄阳市中医院名老中医,曾任湖北中医骨伤学会委员。他毕业于襄阳中医专科学院,师从何成礼,为襄阳何氏正骨第四代传承人之一。在长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他继承并发扬了“何氏正骨”独特的正骨理筋手法及小夹板固定精髓,尤擅四肢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如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等。在中医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骨不连、骨结核、骨髓炎、骨折后疑难杂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到的理论见解。汪必武认为要根据病情病史,结合年龄、体质、受伤机理及影像学资料等作出诊断,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制定复位手法及患者可能发生意外的补救措施。并认为手法复位时要尽早、稳妥、准确、灵巧。并且还需要牢固掌握解剖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伤部移位的立体图像,并辩证施治,做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达到“手法骤施人不觉”的境界。从医近50年,汪必武不断充实学习,自七十年代起先后在北京双桥医院,湖北中医学院,上海第二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当时北京有名的骨科专家罗有明教授。他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何氏正骨”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又博取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潜心钻研,不但使自己的中医正骨理筋手法、小夹板固定、配合自制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手段在中医院骨伤科成为一般骨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并且在中医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骨不连、骨结核、骨髓炎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内外兼治、疗效显著的治疗体系。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