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殊,1973年10月出生,无党派人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我国肿瘤医学和乳腺癌领域著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王殊在30多年的从医经历中,始终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入职誓言,在医生和教师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立德树人、廉洁从业。她在临床工作中精益求精,为千万名患者送去关怀和温暖。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仁心仁术
王殊始终把最温暖的笑容、最和蔼的语气、最贴心的关怀送给患者。在她眼中,患者的病情大如天,每位患者都值得仔细倾听、认真辨析。她在门诊中以“慢”相传,更以“细”和“实”著称。在细致入微的诊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的蛛丝马迹和苗头迹象都能被她及时发觉,并给予有效处理。
她以女性医生独特的视角和细腻感触行走外科,为女性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保乳和重建机会。她经常说,我们治疗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人才是主体,心理和功能的康复与治病同等重要。
她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考虑疗效,也十分关注预后生活质量,包括远期疗效改善、乳房外形重建、生育功能保护与社会心理康复。目前,她所在科室乳腺癌保乳率超过40%,约15%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同期或延迟乳房重建手术,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以带着乳房回家。
曾有一名24岁尚未婚育的乳腺癌患者,由于临床分期较晚,已不具备保乳条件。王殊实施了个性化的“皮下腺体切除术+假体重建术”,切除病灶的同时为患者保留了皮肤和乳头乳晕。在制定化疗方案时又设法保住了患者卵巢功能,现在患者已顺产两个子女。这只是她诊治过的一个病例,成千上万的乳腺癌患者受益于王殊精湛的手术技艺与领先的精准治疗。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王殊是“粉红丝带”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她积极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理念,呼吁关爱女性、呵护生命,重视胸前健康。她借助网络,主播各类科普视频,撰写科普文章。在每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二”母亲节、十月的粉红丝带月参与主办举办大型科普宣教活动。
在她的主持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支援老少边穷、革命老区医院,10余年来,培训基层医院医生数千人次。在全国多个贫地区开展大型义诊。为乳癌术后康复患者成立“阳光爱心俱乐部”,定期举办患者教育活动。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她领导的科室在严格执行各项防疫规范的情况下,门诊、住院、手术、化疗数量保持稳定并有所上升,尽可能使患者不因疫情影响治疗。
深研医理立德树人
王殊主持多项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在多家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取得一系列国内国际领先、富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率先在国内使用前哨淋巴结荧光示踪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在她的带领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的临床和科研成果在美国ASCO会议、SABCS会议及SIBCS等国际会议上频频亮相,赢得了国际声誉。
王殊长期承担教学工作,带教数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长期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工作,全方位带教基层医生,倡导乳腺癌的全程管理和多学科合作,长期牵头与基层医院的互动和MDT疑难病例讨论。王殊身为老师,言传身教,对晚辈后学呵护有加,为青年学子树立了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的榜样。她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称号,带领的团队获得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