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男,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为助力县域肿瘤规范化治疗,十年来,他带领团队每月下沉基层开展技术帮扶,亲自坐诊查房、指导教学,引领学科发展;他走遍近80家医院,惠及12万余群众,只为让更多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服务。曾获河南省艾滋病防治优秀医务工作者等称号。
触动心弦 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
“先进的治疗技术能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这是王涛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家住河南省郸城县南丰镇门楼村80岁的李大爷,确诊肺癌已有5年,在当地多次治疗后效果不好,几乎处于放弃边缘。2020年11月,王涛在当地医院查房时接触到了李大爷。了解病情后,王涛给李大爷用上了最新的治疗方案。在王涛的努力下,李大爷身体情况有了好转,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还存在较多的技术空白。在提升基层肿瘤治疗水平上,王涛一直在不懈努力。
2013年,刚刚接任血液肿瘤科负责人的王涛,正谋划着如何带领科室把学科专业做大做强。按照惯例,他首先考虑的是要紧盯学术前沿,抓住专业特色,做精做强业务。一次坐诊时,一位病人说出的一番话,让王涛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思考。“从农村来一趟省城看病,每次路上钱没少花不说,来回跑着身体也受不了呀!”
这番话犹如当头棒喝,让王涛深刻意识到:作为省级医院的医生,自己的视野和关注点只聚焦在疾病本身,忽略了患者的内心感受和就医体验。而需要服务的对象也不仅仅是眼前这位患者,还有很多没有机会来省级医院看病的基层群众。
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从那一刻,王涛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基层医院。而这件事,王涛一干就是十年,每个月他都坚持到郸城县中医院肿瘤科坐诊查房,并要求科室医生也参与进来。
倾囊相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十年前,基层的肿瘤学科建设不完善。郸城是人口大县,且县中医院设立肿瘤科较晚,基础薄弱。为了尽快提升当地医院的诊疗水平,王涛总是利用午休时间驱车赶路,饿了就在路边小摊买个烧饼夹菜,困了就在服务区停留十几分钟。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保证准点到达基层患者最需要的地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专业指导,王涛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毫无保留地把新技术、新理念送到基层,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他帮助当地医院肿瘤科相继开展了静脉置管(PICC)技术、介入微创技术、穿刺活检技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经过不懈努力,郸城县中医院肿瘤科从最初的六七位患者,到现在有近200位患者。
初心不改 提升县域肿瘤治疗水平
为了能帮助更多的肿瘤患者,除了以身作则,王涛要求科室的每一位医生对基层医院进行点对点帮扶。除郸城县中医院外,科室又先后与项城市中医院、上蔡县中医院等10家医院开展了专科共建。10年来,王涛带领的团队足迹已遍布河南18个地市近80家县级医院。专科共建、义诊帮扶等项目累计服务12万余人次,微创及穿刺手术超过1200台。
初心越磨越亮,信念弥久愈坚。王涛以十年的坚守和无悔的奉献,践行着一名医者的大爱与奉献。
猜您感兴趣
名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