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中,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博士、副教授,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1998年9月~2010年12月:武汉理工大学,先后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固体力学硕士学位、工程力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2009年8月: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辅导员;2009年9月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力学系,教师;2016年9月~2017年9月:美国TexasA&MUniversity,DepartmentofAerospaceEngineering,访问学者。教学研究主讲实验力学、复合材料工艺基础、结构检测技术、力学实验、特种结构设计、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力学测试技术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主持校级教研项目“工程力学专业实验力学课程创新与改革研究及实践”,承担了武汉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复合材料高温蠕变性能试验、复合材料管道结构的检测。主讲实验力学获武汉理工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主编《工程实验力学》获批校级规划教材建设。负责建设的实验力学在线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在线运行,负责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虚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科学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参与了“863”项目、军工项目等数十项科研项目。发表相关科研论文30多篇(SCI和EI收录10多篇),获授权专利20多项(发明专利8项),负责及参与起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技术规范标准6部,获国家建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几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服役条件下玻璃钢管道长期性能预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11102142,2012.01-2014.12,26万);2)委内瑞拉中央电厂6号600MW蒸汽轮机发电机组项目玻璃钢技术服务(2013.9-2015.9,10万)3)复合材料产品技术服务(2015.1~2019.12,50万)4)连续缠绕玻璃钢管长期性能试验技术(2015.3~2017.2,15万)5)赛莱默(中国)TOP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玻璃钢壳体相关技术服务(2015.8~2017.6,7.5万)6)巴楚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输水管道部分)玻璃钢监造技术服务(2015.8~2016.12,55万)7)玻璃钢管线应力分析(2016.6~2018.7,17.5万)8)芬欧汇川(中国)玻璃钢设备制造中的技术监造服务(2018.1~2018.12,50万)9)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开发与技术服务(2018.1~2021.12,100万)10)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试验与寿命预测(2018.04-2019.10,20万)[5]陈建中,宋建国,宋建华等.一种树脂基复合夹层结构管及其二次缠绕制作方法:中国,ZL201410715829.X.2016-09-21(发明专利)[6]陈建中,宋建国,宋建华等.一种定长缠绕成型高刚度复合管及其制作方法:中国,ZL201310567993.6.2016-03-09(发明专利)[7]李卓球,陈建中,胡中永等.GB/T21492-20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8]陈建中,李卓球,黄玉宝等.JC/T2368-2016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净化罐[S].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委员会,2016.07.11.[9]2005年12月,“玻璃纤维增强定长缠绕夹砂顶管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3/14)[10]2017年2月,“多基结构复合管”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进步二等奖(3/7)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复合材料力学与应用。目前正在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新结构、新工艺、长期性能及智能在线监测检测等技术研究;2)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功能性能及相关应用研究。
猜您感兴趣